-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合成生物学
* * * * * * * * 18 July 05. Method: Rough Google search. Thus not a thorough survey. No academic facilities. * Synthesize around 50-70bp * * 合成生物学大事记 1828年,Wohler利用氰酸铵合成尿素。 1953年,Miller通过放电合成氨基酸,模拟原始地球的有机物发生过程。 1965年9月17日,中国合成了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1968年,Khorana等合成了核苷酸及基因密码子。 1970年,Khorana等首次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有77个核苷酸对的酵母丙氨酸的结构基因。 * 1972年,Price和Conover等的实验室各自用反向转录酶合成了家兔和人的珠蛋白基因,这是首次合成真核生物的基因。 1973年8月,Khorana等又合成了具有126个核苷酸对的大肠杆菌酪氨酸tRNA基因,但并没有转录功能。 1973年11月,Stanley Cohen和Herbert Boyle等精确地把基因或者DNA片段插入其他细胞中,从而建立了重组DNA技术。 1977年,美国加州大学的Boyer等用化学方法合成了人生长激素抑制因子的基因。 * 1979年,Khorana等合成了酪氨酸阻遏tRNA以及酪氨酸tRNA基因。 1981年11月20日,中国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2000年1月,Gardner等在大肠杆菌中构建了基因开关 (Toggle switch),一个合成的双稳态基因调控网络。Elowitz等构建了第一个合成的生物振荡器——压缩振荡子(Repressilator)。这两项事件标志着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项新的领域正式产生。 2000年11月,Brenner等设计向细胞DNA中参入天然不存在的碱基的方法来发展人工遗传系统,支持人工生命形式。 * 2001年,Schultz实验室向大肠杆菌蛋白质生物合成装置中添入新的组分 (tRNA/氨酰—tRNA合成酶组合),使之能通过基因生成非天然的氨基酸。 2002年8月,Cello等制造了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 2003年7月,Keasling等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设立合成生物学部,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建立了合成青蒿素的网络,使得青蒿素价格降低到原来的1/10。 2003年8月,Schultz实验室又发明了一种向酵母中加入非天然氨基酸密码子的方法,成功地向蛋白质中导入了5种氨基酸。 * 2003年12月, Venter小组合成了噬菌体φX174的基因组。 2004年6月,第一届合成生物学国际会议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召开。 2004年10月,美国、加拿大与日本的学者合作将收集到的1918年西班牙流感病毒的DNA片段进行分析,并据此人工合成了该株流感病毒编码HA和NA蛋白的基因,进而获得了新的流感病毒。该病毒表现出与西班牙亚型流感病毒相近的致病性。 2004年12月,Libchaber小组尝试创造了一个模拟人造生物——“囊生物反应器”(Vesicle bioreactors),其组成部分来自不同的生物材料:由蛋清中的脂肪分子和大肠杆菌细胞提取物组成。“囊生物”内的基因可控制合成α-溶血素 (α-hemolysin)。 。 * 2005年8月,美国旧金山举行了合成生物学会议,讨论了合成生物学在药物开发、细胞编程和生物机器人方面的潜在应用,以及随之而来的生物安全、伦理、法律等问题。 2005年11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大肠杆菌中加入一个合成的传感器激酶,使细菌能对不同光照条件作出应答。 2006年,Keasling实验室将多个青蒿素生物合成基因导入酵母菌中产生了青蒿酸,并通过对代谢网络不断改造和优化,使产量实现了数量级水平的提高。 2008年2月,Venter小组人工合成了生殖支原体的基因组DNA,这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原核生物基因组。 2008年12月,Becker等设计并合成了重组的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 * 2009年2月,日本东京大学和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的Tomohisa Sawada等应用纳米技术合成了只有1对碱基对的世界最短的双链RNA片段和只有3对碱基对的双链DNA片段。 2010年1月,美国Cell杂志和英国Nature杂志同时为合成生物学创建10年发表专题社论,并提出合成生物学将面临的挑战。 2010年5月,Venter小组人工合成了蕈状支原体基因组,并在山羊支原体细胞中成功复制、翻译并传代,实现了第一个具有人造基因组的活细胞。 2010年10月,Venter小组使用8个只含有60个核苷酸的DNA片段,在5天内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