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地球表面形态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地球表面形态1

课题 2.2地球表面形态 课时 5-1 设计 戴忠新 使用时间 姓名 班级 评价 【学习目标】 了解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掌握六大板块的划分与边界。 【自主学习】 1、阅读P36“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完成: (1)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__ ____,二是_____ ___。 (2)内外作用的比较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相互关系 内力 作用 外力 作用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阅读P36-P38相关文字及图2—10 、2—11、2—12和图2—13完成: (1)地球表层的______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______分割成 。 板块运动是 的重要表现之一。 (2)板块运动形成的两种板块关系分别是 (3)上图中字母分别表示什么板块。 A______板块、B______板块、C______板块、D______板块、E______板块、F______板块等六大板块。 (4)赤道经过哪些板块。 3、读图2-11,想一想: (1) 印度洋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亚欧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 (2) 上述两个板块运动会使地形发生什么变化? 4、读图2-10、2-12和2-13: (1) 阿拉伯半岛属于什么板块? (2) 非洲板块朝什么方向运动? (3) 红海是怎样形成的? 【背景知识】 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亦称全球大地构造学说):该学说是法国科学家勒比逊于1968年提出的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是在海洋,其余五大板块都包括有大块陆地和大面积海洋。大板块还可划分成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由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而形成的。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就是这样形成的。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成为海洋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常形成巨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板块在向亚欧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 目前板块构造理论已被用来解释火山、地震的形成和分布,以及矿产的生成和分布等。 ①巨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深海沟。 ②喜马拉雅山脉、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③冰岛、大西洋、东非大裂谷 :生长边界。 ④科迪勒拉山系:中美地峡以北部分为太平洋板块交界,中美地峡及其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 运动规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当堂检测】 1、在下图相应位置标上六大板块名称。 2、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地形的成因。 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 红海: 【我的收获】 沧州市颐和中学导学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第 号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