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自然—文化板块”诠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滇西北自然—文化板块”诠释

第 20 卷  第 2 期 热  带  地  理 Vol20 , No2 2000 年 6 月                   TROPICAL GEOGRAPHY                 Jun . , 2000 “滇西北自然 —文化板块”诠释 1 2 万  晔 , 王建萍 ( 1 云南省地理研究所 , 云南 昆明 650223 ; 2 云南大学 地球科学系 , 云南 昆明 650091) 摘  要 : 从地貌 、气候及湖泊盆地等要素入手探讨了 “滇西北 自然 —文化板块”的自然构件 ; 从民族的构成 、分 布 , 民族的族源 、迁徙 、演变 , 中原文化 、印度文化 、西藏文化在该区的碰撞 、交流与融合等三方面探讨了 “滇 西北自然 —文化板块”的人文构件 。提出 “滇西北自然 —文化板块”是经过长期的地质历史和人类历史交互作用 形成的 “自然文化耦合体”。该耦合体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本区自然环境分异 、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多样性产生 的过程 。对该过程的深入研究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而且对本区的区域规划 、工程实践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重 要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 自然 —文化板块 ; 形成机制 ; 滇西北 中图分类号 : G0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5221 (2000) 02 - 0130 - 04   滇西北位处云南省西北部 , 属著名的横断山脉 划分 , 而深刻赋予了人文和智慧的涵义 。强烈的人 腹地 。该区山脉、河流、盆地 (坝子) 及丘陵低山 文指向使其成为地球上一块独具特色的”自然 - 文 交错分布 , 呈现非常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 , 成为人 化板块”。众多的民族在这里孕育 , 众多的民族在这 类流动迁徙 、分散集中、碰撞融合的舞台。独特的 里迁徙 、流动 , 众多的民族在这里分化、融合 , 众 地理环境成为孕育、吸纳、保存 、发展多种民族的 多的民族在这里生存 、生活发展 , 这就是笔者界定 良好场所 , 是云南乃至全国民族构成最复杂、少数 的”滇西北自然 —文化板块”。下面谈谈滇西北地区 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更为甚者 , 该区亦是我国 民族地理即 “滇西北自然 —文化板块”的特征 。 ( 文化特色最鲜明的少数民族 跨境民族和中国特有 1  “滇西北自然 —文化板块”的自然构 ) 民族 主要分布区。该区行政上隶属于云南省怒江 州、迪庆州、大理州和丽江地区 , 前三者均为少数 件 民族自治州 , 后者则为中国独有的少数民族 ———纳   高黎贡山、怒山、云岭、雪山、绵绵山 5 条山 西民族生存发展之所 。其北与西藏 自治区接壤 , 东 系自北而南平行排列 , 构成 “滇西北自然 - 文化板 北与四川省相连 , 东与我省楚雄州相接 , 南与保山 块”的脊梁 ; 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 地区、临沧地区、思茅地区相邻 , 其西面与缅甸为 4 江并流 , 构成 “滇西北自然 - 文化板块”的血脉 。 邻 。复杂的地质构造 、丰富的自然资源 、秀丽壮美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