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海中、新生代盆地成因机制和演化(下) - 海洋石油
25 1 海 洋 石 油 · 1 ·
:1008-2336 (2005)01-000 1-10
、()
赵金海
( , 200120)
:文章宏观地论述了东海中、新生代盆地成因机制和构造演化。该文对盆地成因机制和构造演化的动力 背景、
盆地演化的动力 特征、冲绳海槽的地质特征、冲绳海槽盆地成因机制以及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所产生的火山弧
等作了详细的探讨, 认为东海岩石圈是西部陆地华南岩石圈向海区的延伸, 冲绳海槽是一个地壳和岩石圈急剧变薄的地
区。海槽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热流值异常高且热流值高低相差悬殊, 菲律宾海的构造演化影响冲绳海槽北段的形成, 中
国台湾东部的弧陆碰撞影响冲绳海槽南段的形成, 而东海大陆架上的龙井运动又是冲绳海槽拉张的产物。作者通过研
究得出以下结论:(1)东海盆地的发生、发展和演化是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俯冲和弧后拉张的结果;印度板块
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楔入、隆升成山远程效应和中国台湾与菲律宾之间的弧陆碰撞所产生的构造动力场在东海地区
形成叠加、复合, 从而在东海产生了不同时期, 不同力 性质和不同发展历史的盆地;(2)东海海域内有两 个不同时代、不
同类型、不同结构、不同成因机制和不同演化历史的沉积盆地;(3)冲绳海槽是欧亚板块东缘上的一个独具地质风格的构
造单元, 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所造成的一个弧后盆地, 属陆缘上的一个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裂谷;(4 )冲绳海槽的
北段形成早、为被动拉张, 而南段形成晚、为主动拉张;(5)冲绳海槽未见扩张所形成的洋壳。
:;;;;;;;
:T E 12 1.2;P54 1 :A
(2004 4 )
5.1
5 ,、
(),
, 1200km, 160km,
。、 。,
, 2322m, 1000 ,
。55km , 800 ,。
14km (8)。、、、 (),
、 (9)。
, , 5.2
。
。 , ,
, ,,
。 ,
:2004-07-22
:(1938-), , ,。“863”820-01 , 820 -01-03
。
2005 3
·2 · 海 洋 石 油
8
Fig .8 T he geological sy nthetic ex plo ation section and f actu ed su face map of lithosphe e in the East China Sea
9
Fig.9 T he benthoal elief of East China Sea
、, ( 8)。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