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北京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对思南县地热资源应用规划的启示
孙保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8)
1.北京市的地热资源及开发
1.1 北京市的地热资源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最北端,面积为16800km2,其中西、北部为山区,面积10800km2,南、东部为平原区,面积6000km2。北京具有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温度范围为38℃-89℃,主要热储层为蓟县系雾迷山组硅质白云岩,其次为奥陶、寒武系灰岩地层。在北京地区深度3500m内、热储温度大于50℃的地区面积约2760km2,构成相对独立又有一定联系的lO个地热田,它们多是以区域性构造断裂为边界(图1)。最主要的几个地热田包括:东南城区、小汤山、良乡、天竺等。其中的凤河营热田最高勘探温度已超过100℃,是北京目前唯一的中温地热田。另外,北京地区还有一些地热开采井分布于地热田以外,但是其热水温度与热田内同开采层深度的地热井相比要低得多。
图1 北京地区地热田
按地热勘查规范评价计算,北京地区计算面积2760km2、深度3500m以内热储层中储存的总热量为500.772×1018J,相当于284.67亿吨标准煤的发热量(标煤量按燃效60%的发热量换算,下同);储存的地热水量179.73亿m3,其中蕴藏热量3772.49×1015J,相当于2.15亿吨标准煤的发热量。按储存地热水总量的0.45%计,每年可开采地热水约8085万m3,可从热水中获取热量16.97×1015J,相当于96.49万吨标准煤的发热量。
1.2 北京市地热资源的开发
北京利用温泉的历史十分悠久,有许多著名的温泉。昌平小汤山温泉、海淀温泉村温泉、密云司马台温泉、延庆佛峪口温泉。其中最早见于历史记载的是延庆佛峪口温泉,北魏郦道元的《山经注》记载“上有庙,右出温泉,疗治百病”。温泉水从花岗岩裂隙中流出,水温42℃,自流量每日20-30吨。而北京昌平的小汤山地区在地质历史上曾是一个湖。在白垩纪时期,由于地壳的大规模运动,湖水被覆盖并封闭于地下,由于受板块挤撞形成高温高压,历久而成今天著名的小汤山温泉。由于成因上有别于一般地热和岩浆形成的温泉,小汤山温泉水质甘甜秀美,淡黄清澈,与一般颜色混浊,带有硫磺味的温泉水截然不同,故享有“一盆金汤”的美誉。传说中辽代萧太后曾在此洗浴,元代小汤山成为皇家御用园林,清康熙皇帝更在此修建了行宫,用汉白玉大理石修建了浴池。
尽管如此,历史上北京地热资源的开发还只限于天然露头的温泉,而大规模的北京地热资源勘查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最先于小汤山温泉周边地区的勘查,目的是为小汤山疗养院的建设提供资源依据。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石油危机引发了世界各国对新能源的高度重视。时任地质部部长的李四光向全国发出号召:“一定要打开这个庞大无比的热库,让它为人民所利用。”于是开始了平原区深部地热资源的勘查,陆续开展了北京东南城区、小汤山外围、良乡、李遂、首都机场、延庆等地的勘查。
上世纪90年代,转入市场经济后,开发商突然发现投资地热是项很赚钱的事业。而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地热旅游和保健休闲出现了新的热潮。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地热直接利用发展迅速,地热井数量以20-30眼/年的速度增长。
截止2005年底,北京市共投入地热勘查、钻井362个,累计钻井总进尺661390米,地热钻井平均深度1827米,最大深度已超过4000米,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地质资料和地热勘查成果。
2007年底,北京已有地热井400眼以上,最大深度达到4000m以上,地热水开采量为7×106—9×106 m3/年。地热开发主要用于地热采暖、温泉入户、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农业温室种植和养殖等方面,并已取得相当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随着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地热资源已日益为公众所青睐。现在很多的建筑项目中,都会考虑地热采暖及温泉洗浴等。
2.地热地质条件
2.1 地质背景
北京地区的地质构造格局表现为一系列平行断裂为边界,相间排列的凹陷及隆起,整体构造展布方向为SW—NE向,另外还发育有一系列NW—SE向断裂。这些断裂与构造走向一致,构成了重要的地下水通道,也是主要的热通道。区域地层由新到老主要有:第四系(Q):松散沉积物。第三系(R):页岩、泥岩和玄武岩。白垩系(K):泥岩、火山碎硝岩。侏罗系(J):安山岩、凝灰岩及泥岩。二叠-三叠系(C-P):砂岩、页岩。奥陶-寒武系(O-∈):白云岩、灰岩。青白口系(Qn):页岩、砂岩和泥灰岩。蓟县系(Jx):铁岭组(Jxt)的白云岩;洪水庄组(Jxh)的页岩;雾迷山组(Jxw)的白云岩。长城系(Ch):砂岩、泥岩、页岩、白云岩等。太古界密云群(Ar):变质岩。
2.2 热储及盖层
北京地区最重要的热储是蓟县系白云岩热储。受长期构造运动影响,岩溶裂隙发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