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了解弥漫性全细支气管炎.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了解弥漫性全细支气管炎

认识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李惠萍 ????→ 该病1969 年由日本学者命名,是一种主要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以远终末气道壁全层的弥漫性气道慢性炎症 ????→ 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和活动后气促,重者可致呼吸功能障碍 ????→ 易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及其他慢性气道疾病,应提高警觉 ????→ 引入红霉素治疗后, 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到91%。只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本病可被治愈 ????1. 流行病学 ???? 日本厚生省于1980-1982 年和1988年组织全国调查,分别确诊了319 例和229 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患者。90 年代后, 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陆续有病例被报告,西方国家也有少数病例,且一半以上是亚裔移民。目前尚缺乏全球发病情况的资料,DPB被认为主要发生在东亚人种。 ???? 日本学者总结的病例特点: ???? 1. 病例分布无地区差异。 ???? 2. 男女患者比例为1.4∶1,但考虑到就诊率则无明显性别间差异。 ???? 3. 10~80 岁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40~50 岁为发病高峰,推算患病率为11.1例/ 10 万人。 ???? 4. 发病与吸入刺激性气体及吸烟无密切关系。 ???? 5. 20.0%的患者有慢性副鼻窦炎家族史,84.8% 的患者发病时或既往有慢性副鼻窦炎,但病史长短和手术时间与DPB发病时间无关。 ???? 6. 发病初期90%的患者被误诊为其他呼吸道疾病。 ???? 中国大陆地区的病例特点: ???? 至今中国大陆地区文献报告DPB不超过100例,笔者将截至2002年底报告的78例进行初步分析发现,患者均为汉族,男性多于女性,北方多于南方。90%以上患者伴副鼻窦炎。发病与吸烟无关,家族发作倾向不明显。绝大多数患者冷凝集试验阳性。11例接受HLA-B54检测的患者有5例阳性。 ???? 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少数为肺炎克雷白杆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绝大多数患者的肺功能改变为中度阻塞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大多正常。 ???? 初诊误诊率约75%,但随时间推移,误诊率呈明显降低趋势。大多数患者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预后好。 ???? 2005年,康健等回顾性分析了中国大陆报告的符合日本诊断标准的40例DPB病例,认为本病男性(31例)多于女性,全国均有分布,绝大多数(37例)患者有副鼻窦炎,12例接受HLA-B54检测的患者有5例阳性(41.6%)。75%的患者曾被误诊。中国大陆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特征与日本病例相似。 ???? 截至 2006年底,我院收治的70例患者具有以下特点: ???? 1. 男女比例为1.6:1,平均年龄[53±14(21±80)]岁; ???? 2. 所有病例均有咳嗽,95.8%有咳痰, 91.6%有气促,87.5%伴肺气肿; ???? 3. 有副鼻窦炎者占91.6%,继发支气管扩张者25%; ???? 4. 合并细菌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多(41.6%),其次为副流感嗜血杆菌(16.6%)和肺炎克雷白杆菌(12.5%); ???? 5. 75% 的患者最初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79.2% 的病例被误诊为支气管扩张症; ???? 6. 与HLA-B54关系不甚密切,11例接受检测者仅3例阳性(27.3%); ???? 7. 5例(7.1%)有家族聚集现象; ???? 8. 从起病到确诊中位时间为7(1.5~40)年,第一诊断正确率由2001年的0提高到2006年的75%,总的正确诊断率达62.5%; ???? 9. 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近期有效率达96%。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目前本病病因不明,但一系列分子基因研究提示,本病不是一种单基因疾病,而是一种涉及多因素的疾病。 ???? 遗传 主要有以下依据:① 家族发病倾向; ② 日本患者HLA-B54阳性率高(63.2%),DPB与编码HLA-B54的B*5401基因高度相关, 主要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为HLA-B54-Cwl-A11/24,韩国患者高频率出现HLA-B55-Cwl-A11和B62-A11, 提示HLA-A11与疾病高度相关,Keicho 等提出“DPB 疾病易感基因”位于第6号染色体HLA-B54和HLA-A11之间的假设; ③ DPB与囊性纤维化在诸多方面相似,不能排除囊性纤维化跨膜通道调节因子(CFTR)基因突变在DPB发病中的作用;④ 另一种遗传性疾病Ⅰ型裸淋巴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DPB极相似,与HLA-I类抗原加工不完全有关,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可能与DPB有关。 ???? 感染 主要依据包括:① 80%以上的患者合并慢性鼻窦炎;②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黏膜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