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渎职亟待提高全社会认识.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渎职亟待提高全社会认识

反渎职亟待提高全社会认识新闻背景: 2010年9月13日至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法治与责任――全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取得良好效果。近日,本刊记者专访最高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厅厅长李文生,在他的讲述中,这一建国以来首次举行的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其深意渐渐铺陈开来―― 《检察风云》:举办以“法治与责任”为主题,以全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为主要内容的展览,这还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次,能否请您谈一下举办这次展览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什么? 李文生:举办这次展览,一方面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全国人大对于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工作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是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传播“法治与责任”文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严肃查办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这是建国以来中央文件中首次把反对渎职与反对贪污贿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反腐败的重点。 2009年10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情况的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反渎职侵权斗争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可以说是举办这次展览的直接动因,当然,更深层次原因还是开展反渎职侵权工作需要。 《检察风云》:我注意到您刚才提出一个新的观点:举办展览就是弘扬“法治与责任”文化,能否详细谈一下这一观点? 李文生:2009年10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反渎职侵权工作的报告前,人大常委会专门组织调查人员到8个省展开调研。了解到渎职侵权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极其严重,不仅是经济损失严重,而且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比如社会上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案件、假冒伪劣食品药品案件,再比如群体性事件等等,都与渎职侵权犯罪相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滥作为,激化社会矛盾,导致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破坏,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在调研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发现,当前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渎职侵权犯罪认知度不高,对依法惩治渎职侵权犯罪还存在不少模糊认识,甚至是错误认识,比如,有的人把渎职侵权犯罪视为“好心办坏事”,认为没有“中饱私囊”就不是犯罪,从而宽容、谅解甚至袒护渎职侵权犯罪,以致社会上一些人对渎职侵权犯罪有恃无恐,这些认识因素直接影响、制约反渎职侵权工作的深入发展,导致一些地方存在渎职侵权犯罪线索发现难、调查取证难、结案处理难和干扰阻力大问题。 我们将全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的主题定位为“法治与责任”,目的是在更高更广的意义上弘扬一种文化:有权有责,权责一致,用权受监督,渎职受追究。使广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认识到:在法治社会,权力同责任相一致,每一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接受法律赋予的权力的同时,也就具有了忠诚于法律、忠诚于本职岗位和职责的义务,不履行和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或者滥用职责为自己和小团体谋私利,徇私舞弊,这些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都将受到法律的追究。 解决当前制约反渎职侵权工作深入开展的社会认知度不高问题,既要靠强化法律监督,追究失职渎职者的法律责任,也要靠宣传,在社会认知度和文化层面上提高全体公民的意识,从而形成人人远离渎职侵权犯罪,人人参与和支持反渎职侵权的社会环境,这就是举办此次展览的深意所在。 《检察风云》:您提到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在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体系中仍然处于薄弱环节,能具体说一下包括哪些方面吗? 李文生:反渎职与反贪污贿赂共同构成廉政建设的有机整体,如果反贪污贿赂是要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廉政的话,反渎职就是要求掌握国家公共权力的工作人员勤政,勤政和廉政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构成廉政建设的整体。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只宣传反贪官,要求官员只要清廉就行,这在老百姓心目中根深蒂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反庸官、反懒官是一个薄弱环节。历史上,我们很少听到反庸官、懒官、糊涂官的说法。而反渎职侵权犯罪,从本身来讲,就是监管这类官员,就是反对官僚主义特别是掌握公共权力的工作人员的不作为,不履行自己的职责,有法不依,对群众疾苦和呼声麻木不仁。老百姓也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对玩忽职守行为不认为是犯罪,甚至有的地方认为回避矛盾的做法是一种“成熟”。渎职罪往往被谅解甚至袒护。比如违法强制拆迁,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在检察机关追究渎职者的责任时,一些人觉得不能接受,认为行为人也是为了工作,为了城市发展建设,是“好心办坏事”,甚至还有人指责受害者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