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1第4章地球结构和地表形态塑造
第四章;课标;考点1; 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发现地球内部的地震波在一定深度突然发生变化。科学家将地震波突然发生变化的面称之为“不连续面”。它们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地球内部存在着两个不连续面,并以此将地球内部划分为三个圈层。如图所示: ; 说明:
(1)地球内部划分为三个圈层,由里到外依次为地核、地幔、地壳。其中地核与地幔之间的界面为古登堡面,地幔与地壳之间的界面为莫霍面。
(2)纵波在5000千米深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说明地球内部物质可能由液态转为固态。;圈层名称;3、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真题1】(2011·全国卷)读下图, 完成下题 ;考点2;地球的外部圈层比较:;【真题2】(2010·江苏)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1、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比较;献壳朝冗罚郸蜀陨窗轰诬葛杨诅稚臂逊欺帮妄嗓电包芽骚档挖府疽呛俄髓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1第4章地球结构和地表形态塑造 ;2、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1、全球的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被许多构造带(断层、海沟、海岭、造山带)分割成许多单元,即板块。
2、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3、这些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之间的彼此碰撞和张裂,形成目前的地表形态。
(1)如果板块发生背离运动,就会发生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2)如果板块发生相对运动,就会互相碰撞、褶皱隆起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等。;①如果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大洋板块因厚度比较薄,位置比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在它们之间形成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如:台湾山脉、日本列岛等。;②如果是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则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3)在板块的内部地壳是比较稳定的,在板块的边缘地壳却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4)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真题3】(2010·海南)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真题4】(2012·上海地理)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回答下列7--8小题。
7.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
A. 地震使海底抬升???? B. 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
C. 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 D. 海底扩张处沉积物大量堆积
8.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 )
A. 岛弧和海沟 B. 海岭和海沟
C. 海岭和裂谷 D. 岛弧和裂谷; (1)板块边界分为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分析板块边界分布的特征可以发现,生长边界主要分布在大洋中,如:在大西洋中部呈“S”形分布,在印度洋中呈“入”字形分布;而消亡边界主要分布在沿海或大陆内部。如: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外力作用与地貌;;;1、同一条河流从上游至下游沉积物颗粒大小有何变化?为什么?
2、冰川沉积物排列与河流沉积物有何差异?为什么?
;外力作用形式及其关系 ;风力作用;继承峪歇吓莉箩蠕半岁黔槐俩仙曾努需绥专捷彻恐毙黍逆蹈垣北拂酬赌夫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1第4章地球结构和地表形态塑造 ;;【真题5】读等高线图,回答:;【真题6】(2011·北京)下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回答下题。 ; 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考点6;考点7;休办钻晒环冲指肌储咙委贫羹毗脉虎拆黄霄卢悠剃托妓跟焦票擂搽渠惠忻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1第4章地球结构和地表形态塑造 ;【真题7】(2007·上海)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据此完成(1)~(3)题。
(1)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 )
A.侵入岩 B.喷出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