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民俗学会2013年度年度会会议综述.pdfVIP

山东省民俗学会2013年度年度会会议综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相约石榴之乡,共话齐鲁民俗 ——“山东省民俗学会2013年年会暨中国石榴文化 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正值金秋十月,硕果累累石榴熟,山东省民俗学会2013年年会 暨中国石榴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0月11 日——13 日在素有石 榴之乡的枣庄市峄城区召开。此次会议由山东省民俗学会、枣庄市民 俗学会成立筹备委员会联合举办,枣庄市峄城区人民政府协办。开幕 式由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大学教授张士闪主持,中 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界副 主席、山东省政协常委、文史委主任刘德龙和峄城区委副书记、区长 张贺泽分别致辞。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中国节日志总 编纂李松,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 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一级教授刘铁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规划处副研究员王学文分别作了有关石榴文化的学术报告。山东省枣 庄市有关领导、山东省民俗学会部分会员及民俗爱好者共计80余人 参与此次盛会。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着石榴文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民俗等议题展 开学术讨论,会议期间组织考察了峄城区的冠世榴园和山亭区的翼云 石头部落民俗村。会议气氛热烈,形成了一系列学术成果,为枣庄市 石榴文化的弘扬与开发以及山东省民俗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 指导和参考。 一、石榴之乡中的石榴民俗 枣庄峄城区被称为 “石榴之乡”,身处 “石榴之乡”,尽显石榴 民俗,石榴文化早已融入“石榴之乡”的民众生活中。枣庄石榴文化 研究会的程作华以题《枣庄运河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以大运河文 化为背景,将枣庄传统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民俗事象展现出来, 特别是对石榴文化进行了有特色论述,枣庄的婚育习俗中与石榴有关 的内容特别多,定亲的女子要给未婚夫绣石榴荷包,新娘出嫁要穿石 榴大红袄,嫁妆中要有一对绣有石榴的枕头、肚兜,刻有石榴的“百 子床”,新婚房屋门窗要贴石榴剪纸,并且在枣庄民间也流传着榴下 求婚、榴下求子、榴花为媒的传说。 枣庄学院的王明远从多年在枣庄工作生活的经历和田野考察入 手,对石榴文化影响下的枣庄民俗事项以图片的形式给予了很好的展 示。她认为石榴文化细致入微的渗入到枣庄民众生活。例如,早年结 婚时要穿红裙子,当地把这种红称为石榴红,在小孩子过百岁或送粥 米时,外婆或姨送给小孩的长命锁上也往往会找到石榴图案,并且枣 庄的民间工艺剪纸、刺绣、年画等也大量出现石榴题材。端午节,枣 庄还流传着用石榴花泡水洗眼能够防治眼疾的风俗,当地民众的小孩 拉肚子、冬天手上出现冻疮用酸石榴煮水医治往往具有奇效。 峄城区作协主席邵明思从作家的角度将峄城区石榴的历史作了 一个简单的梳理,陈述了有关石榴的故事、传说与趣闻。峄城石榴始 于汉代,明代成林,清代成园。相传西汉丞相匡衡辞官时将原为皇亲 国戚才能种植的石榴从长安带到枣庄,枣庄开始种植石榴,到东汉朝 时期此处曾大范围种植枣树,相关的就带动了其姊妹石榴的种植,到 三国时期,曹操任兖州相,在此处屯田养马,但不准老百姓种庄稼却 可以种植石榴和大枣,也无形中推动了石榴的种植。在邵明思看来峄 城石榴形成现在的规模,既离不开老百姓的集体劳作,同时也离不开 历代峄城名流的推广和重视。历代文人骚客都或长或短的停驻于峄 城,如刘伶、李白、王瑛等,产生了许多与石榴有关的传说。明时期 的文人贾三近创立青檀诗社,经常邀请周边文化名人至峄县 (今枣庄 峄城区)观赏石榴,到清时代的峄县县令张玉树又十分重视农桑,这 些在邵明思看来都对峄城的石榴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二、石榴民俗中的文化关注 生活中的石榴文化和学术中的石榴文化要区分对待,挖掘石榴民 俗,打造石榴文化不能忽略在石榴之乡生活劳作的民众。刘铁粱教授 以《石榴之乡和石榴文化》为题提出谈石榴文化不要只谈石榴文化多 子多福等吉祥符号,应该对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人民生活的地域性 文化创造给予更多的挖掘。石榴种植因为地域的不同而产生品种不 同,更重要的是石榴所传达的历史信息是不同的,所以刘铁粱教授认 为 “石榴文化”的概念不等于“石榴之乡”,并且现在对“石榴之乡” 的研究还比较贫乏,将“石榴之乡”中与石榴种植有关的普通人挖掘 出来,特别是要关注石榴背后丰富的生活故事和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应成为今后课题研究方向之一。 李松主任从民俗、民间文艺与国家政治之间的关系开始理解石 榴,认为在全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