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告诉乃论之罪诉讼要件.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告诉乃论之罪诉讼要件

偵 查 開 端 偵查如何開始進行? 偵 查 開 端 方式: 第三人:報案(未有追訴意思,可生 「備案」效果 )、告發(240) 被害人:告訴(232)、請求(243) 犯 嫌 :自首(244)、投案 警 察 :臨檢盤查(釋535?警職法7) 司法相驗(218) 現行犯逮捕(88)等 告訴 意義:被害人或其他訴訟法規定之告訴權人向偵查機關申告犯罪事實,並請求訴追犯罪之意思表示。 檢察官有關案件處分,應為「通知」的效果 告訴乃論罪,告訴乃訴訟條件。 機制意義:被害人公權力「討回公道」 〈保留追訴權〉 只申告犯罪,若無訴追意思仍無法效。惟告訴期間開始計算。 告訴之立法理由 告訴乃論之罪,原則上乃保護個人名譽、家庭或隱私等輕微法益受害之實體法規範。因此,被害人是否將犯罪被害,因刑事追訴程序而公開,授權被害人個人抉擇、判斷。換言之,告訴乃犯罪受害者請求訴追的宣示 。 效果 告訴制度,乃保障被害人追訴犯罪之權利,而非對象(犯人)的選擇的制度。故有告訴不可分之機制(239)。 告訴的要件 告訴權人: 被害告訴:232、233 特定犯罪專屬告訴:234 特定犯人之告訴:235 代行告訴:236 告訴代理:236之1 告訴期間:「知悉犯人時起」6個月(237) 告訴撤回:238 告訴方式:242 告訴效力Ⅰ 告訴不可分§239 : 告訴乃論之罪,對於共犯之一人告訴或撤回告訴,其效力及於其他共犯。 告訴乃論 對事不對人 主觀不可分 告訴不可分:指被害人(或告訴權人)請求偵查機關追訴犯罪應及於共犯之全體。 比較:起訴不可分:指檢察官(自訴人)訴請法院審理案件應及於單一犯罪之全部 應用:告訴之「客觀不可分」 意義:對一罪之一部提出告訴,效力及於全部。 理由:告訴者通常不會限定告訴範圍。且無理由許告訴人分割案件。 例外: 告訴乃論罪之一罪中被害人各異,其中一被害人提出告訴,效力未及其他被害人之事實。如一狀毀謗數人 一罪中包括「告訴乃論」及「非告訴乃論」,若對非告訴乃論提告時,效力不及「告訴乃論」部分。 告訴?起訴於刑訴程序之定位 【觀念辯證】 不告不理 告訴不可分VS.起訴不可分 偵查 起訴 審理 告訴效力Ⅱ 解送要件: (92Ⅱ) 司法警察對於告訴乃論之罪,若告訴已撤回或以逾告訴期間,得經檢察官的許可, 不予解送。 告訴乃論之罪訴訟要件 檢察官起訴要件252⑤ 法院實質判決要件303③ 對於非告訴乃論之罪,告訴僅促使發動偵查之訴訟行為,而非訴訟要件,於追訴時效完成前皆可提出告訴,並無其他特別之期間限制(20上552)。 告訴之撤回 撤通姦告訴 空姐再告 檢不起訴(配偶宥恕?) 台北市1名女空服員怒控姦夫、淫婦妨害家庭,丈夫事後附條件悔過,女子寄出撤回告訴狀時,因與丈夫吵架,追到士林地檢署截回狀紙續控,但檢方認為,女子確已對丈夫有條件、「外婆」無條件原諒,罕見援引「配偶宥恕者喪失告訴權」規定,全案不起訴處分。(自由06.07.09) 告發 意義:第三人(告訴權人、犯人以外之人)向偵查機關申告犯罪事實,並請求追訴的意思表示。 機制意義:路見不平者促公權力伸張正義 種類: 權利告發:240 義務告發:241 告訴VS.告發VS.報案 相同:同屬私人促使偵查權發動(借力使力) 相異: 告訴:警察機關有解送犯嫌義務(§92Ⅱ) 告訴人得對不起訴處分聲請再議(§256Ⅰ) 告發:對「無被害人犯罪」促使發動偵查。 如環保單位對污染案件、金管局對違證交法 報案:警察機關不必然將案件移送地檢或簽結。 檢察官受理後若為不起訴,僅需通知告訴人、告發人(§255Ⅰ)。 警察職權行使法( 92.6.25 )第 6 條 警察於公共場所或合法進入之場所,得對於下列各款之人查證其身分: 一合理懷疑其有犯罪之嫌疑或有犯罪之虞者。 二有事實足認其對已發生之犯罪或即將發生之犯罪知情者。 三有事實足認為防止其本人或他人生命、身體之具體危害,有查證其身分之必要者。 四滯留於有事實足認有陰謀、預備、著手實施重大犯罪或有人犯藏匿之處所者。 五滯留於應有停(居)留許可之處所,而無停(居)留許可者。 六行經指定公共場所、路段及管制站者。 前項第六款之指定,以防止犯罪,或處理重大公共安全或社會秩序事件而有必要者為限。 其指定應由警察機關主管長官為之。 警察進入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應於營業時間為之,並不得任意妨礙其營業 。 同第 7 條 警察依前條規定,為查證人民身分,得採取下列之必要措施: 一攔停人、車、船及其他交通工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