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2013高考语文文言鲜于侁韩亿
鲜于侁,字子骏,阆州人。性庄重,力学,举进士。庆历中,天下旱,诏求言。侁推灾变所由兴,又条当世之失有四,其辞恳实。唐介与同乡里,称其名于上官,交章(谓官员交互向皇帝上书奏事。)论荐。调黟(yī)令,奸民汪氏富而狠,横里中,因事抵法,群吏罗拜(罗列而拜。围绕着下拜)曰:“汪族败前令不少,今不舍,后当贻患。”侁怒,立杖之,恶类屏迹。鲜于侁推究灾变形成的原因,又分条陈述当世的失误有四个方面,他的话恳切符合实际。
A.黟县奸民汪氏横行乡里,犯法当究,下属官吏心存畏惧,劝说鲜于侁释放汪氏,鲜于侁当即惩处汪氏,取得了以儆效尤的效果。; 通判绵州。绵处蜀左,吏狃(niǔ,贪)贪成风,至课卒伍供薪炭、刍豆,鬻果蔬多取赢直。侁一切弗取,郡守以下效之。万年令不任职,系囚累百,府使往治,数日,空其狱。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助役法”行,诏诸路各定所役缗钱,利州转运使李瑜定四十万。侁争之曰:“利州民贫地瘠,半此可矣。”瑜不从。时诸路役钱皆未就,神宗是侁议,谕司农曾布使颁以为式。因黜瑜,而升侁副使。部民不请青苗钱,安石遣吏廉按,且诘侁不散之故。侁曰:“青苗之法,愿取则与,民自不愿,岂能强之哉!”
万年县令不能胜任职责,拘押的囚犯超过一百,官府让(鲜于侁)前去处理,几天之后,使监狱一空。
(4分, “任”“系”“空”和省略句式的翻译。)
B.神宗施行“助役法”,李瑜好大喜功,不顾民情,最终因没有完成预定目标而被贬黜;鲜于侁立足实情,心系民生,得到神宗的肯定。; 周永懿守利州,贪虐不法。前使者畏其凶,莫敢问,侁捕械于狱,流之衡湘。二税输绢绵,侁奏听民以畸零纳直。其后有李元辅者,辄变而多取之,父老流涕曰:“老运使之法,何可改?”盖侁之侄师中亦居是职,故称“老”以别之。徙京东西路,河决澶渊,而议欲勿塞,侁言:“东州汇泽惟两泺,夏秋雨淫,犹溢而害,若纵大河注其中,民为鱼矣。”作《议河书》上之,神宗嘉纳。时王安石、吕惠卿当路,正人多不容。侁曰:“吾有荐举之权,而当路非贤,耻也。”故凡所荐皆守道背时之士。
C.黄河在澶渊决口,有人认为可以弃置不管,鲜于侁说明放纵黄河水的危害,并且上书陈奏,神宗称赞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元丰二年召对,命知扬州。苏轼自湖州赴狱,亲朋皆绝交,道扬。侁往见,台吏不许通。或曰:“公与轼相知久,其所往来书文,宜焚之勿留,不然,且获罪。”侁曰:“欺君负友,吾不忍为,以忠义分谴,则所愿也。”为举吏所累,罢主管西京御史台。
D.苏轼因事获罪,亲戚朋友都和他断绝交往,鲜于侁特地从扬州去看望他,有人劝说他烧掉往来的书信,他坚持立场,最终受到牵连。
; 哲宗立,念东国困于役,吴居厚掊敛(póu liǎn 聚敛;搜刮。)虐害,窜之,复以侁使京东。司马光言于朝曰:“以侁之贤,不宜使居外。顾齐鲁之区,凋敝已甚,须侁往救之,安得如侁百辈,布列天下乎?”士民闻其重临,如见慈父母。
除集贤殿修撰、知陈州。居无何,卒,年六十九。 (节选自《宋史·鲜于侁传》)
(3)怎样才能得到一百个像鲜于侁这样的人,分布在天下呢?
(3分,注意安”“辈”“布”的翻译。);;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①称其名于上官 ②念东国困于役 B.①而议欲勿塞 ②而当路非贤,耻也
C.①前使者畏其凶 ②其所往来书文 D.①侁奏听民以畸零纳直 ②以忠义分谴
7答案:B 解析:B项,都是连词,表转折。A项,①介词,向;②介词,被。C项,①人称代词,他的;②指示代词,那些。D项,①介词,用;②介词,因为。;;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3分)
A.黟县奸民汪氏横行乡里,犯法当究,下属官吏心存畏惧,劝说鲜于侁释放汪氏,鲜于侁当即惩处汪氏,取得了以儆效尤的效果。
B.神宗施行“助役法”,李瑜好大喜功,不顾民情,最终因没有完成预定目标而被贬黜;鲜于侁立足实情,心系民生,得到神宗的肯定。
C.黄河在澶渊决口,有人认为可以弃置不管,鲜于侁说明放纵黄河水的危害,并且上书陈奏,神宗称赞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D.苏轼因事获罪,亲戚朋友都和他断绝交往,鲜于侁特地从扬州去看望他,有人劝说他烧掉往来的书信,他坚持立场,最终受到牵连。
9答案:D 解析:D项,“鲜于侁特地从扬州去看望他”与文意不符,应是苏轼路过扬州。;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侁推灾变所由兴,又条当世之失有四,其辞恳实。(3分)
(1)鲜于侁推究灾变形成的原因,又分条陈述当世的失误有四个方面,他的话恳切符合实际。 (3分,一句1分,注意“推”“条”“恳”的翻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3届软件创新大赛通知.doc
- !(用)高一数学 分层抽样 ppt2.ppt
- (抓住根基)201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 审题与立意同步教材课件 新人教版.ppt
- (稍稍修改点)探究题课件答案.ppt
- (简体)巴基斯坦投资政策和优惠措施.doc
- (课标版)2010年《高考风向标》思想政治 必修2 政治生活综合检测试卷.doc
- 00282.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doc
- (课标版)201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ppt
- 01总论(单元测试)下载版.doc
- 03山东公考行测真题带答案.doc
- 2013——201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生物期中试卷.doc
- 2011经典_2009年北京市公务员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社招).doc
- 2012“五金杯”第7届中国五金产品工业设计大赛作品征集公告.doc
- 2011年高考英语语音单选及改错做题复习指导---高三.ppt
- 2012各地高考病句题汇编(13张ppt).ppt
- 2013【步步高】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七章 热点.ppt
- 2011年高考试题——数学理(新课标卷)word版.doc
- 2013【步步高】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六章 高考热点探究.ppt
-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高效复习方略《经济生活》第三课练习.doc
- 2013中考数学热点问题综合测试【二】:函数综合问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