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陆氏世系渊源图叙(文言文).PDFVIP

文天祥-陆氏世系渊源图叙(文言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天祥-陆氏世系渊源图叙(文言文)

文天祥-陆氏世系渊源图叙 (文言文) 太史公曰: “莫为于前,虽美弗彰。莫为于后,虽盛弗继。”是言 也,吾以为有当于谱牒云。陆氏之先,繇( 由)齐宣王少子达,封 于平原陆乡,子孙遂以为姓。则自秦汉以来,其为名世也,远矣。 印累累而绶若若,天下咸知有陆氏焉。历魏晋两朝,名公巨卿,难 以更仆数。至唐贞元中,有宣公名贽者,相德宗,言论慷慨敬学, 当时勅勋凌烟,至今脍炙人口。迨我皇朝,其间名世迭生,英贤挺 出,枝分叶散,岳峙川流,孝范忠轨,仁声义烈,公侯保辅之尊, 令仆卿尹之贵,钮龟鸣玉,紫盖朱轩,或以旷达夷坦高于物,或以 弘雅清量重于时。忠肃恭懿,宣恵慈爚,开物成务,经天纬地,衣 冠接踵,袍笏相承,岂不美哉!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盛 德之后,必有百世之祀者也。 中奉大夫鲁斋先生,讳德舆,字载之。咎其绪,由承仪公光弼,建 炎南渡,自高邮而徙居语溪。承议以长者称,有阴德於人。祖埙, 字子应,醇厚忱诚,出于天性,见之者,欲吝自消。与弟埈,字子 高,同居合志,友爱维笃。弟先没,埙念之不忘,扁墓庵曰:“怀 取孔怀之义”,世以陆氏为义门。埙之子若孙,相继擢第,累受封 京秩。埈登绍熙进士,起家文林郎,历秘书,出任和州,主管建 宁,冲祐观家居,年六十二,以赈饥,日几万人,因是得疾而卒。 父钧名世,叔镳、钥,从父镇,并登甲榜。公幼承积德之基,挺举 和之气,精神朗悟,特异常人。好学读书,略无懈怠。弱冠登第, 历仕州郡,咸以材能底韫,明察御奸。及其晋秩卿贰,咸不避权 贵,直气吐而星斗寒,忠言进而金石裂,真可与皋陶齐轨矣。乃若 好古博雅,述作无懈,拳拳于谱牒之间,举祖德家声,前贤懿范, 绘像列图,集成卷帙,以贻厥范。盖欲后世子孙,按图而知式谷之 隆,按籍而思其义之美,兹徒纂述前修而夸耀来裰也。根远支分, 源深流别,忝在同宗者,宁无继述之思乎 ?是为叙。 宝祐癸丑岁仲冬之望 中大夫提举江西刑狱公事吉州文天祥撰。 1 / 3 陆氏世系渊源图叙(白话文) 太史公说:“前人不去做的话,美好的事就不会彰显;后人不去做的话,盛大的事就 不能流传。”,这句话,我认为适用于谱牒的编写。 陆氏的先人,由齐宣王的少子达受封于平原陆乡开始,子孙就以“陆”为姓。从秦朝 和汉朝以来,陆氏一族的留名于世已相当久远。他们拥有数量繁多的官印和绶带,使 天下的人都知道陆氏的辉煌。历经三国(魏、蜀、吴)和晋朝,有名望的权贵,数之 不尽。到了唐朝德宗贞元年代(785-805 )中期,有个人称“宣公”名叫陆贽的人,做 唐德宗的宰相,他的言论既慷慨又敬学,获刻名留在当时的功臣榜上,一直到现在还 被人们称颂。到了我们这一朝代(即宋朝),闻名于世的族人不断的涌现,英雄贤达 的族人脱颖而出,分枝散叶,山岳般的挺立着,河川般的流动着,孝节典范,忠君守 轨,仁德的声誉,义气的烈焰,官职或高至公、侯、太保、首辅,令、仆、卿、尹等 尊贵地位。手里捧着龟形官印,腰间佩着会响的玉饰,乘坐着带紫色篷盖、朱色帷幕 的车。有的因为心胸豁达坦荡比一般事务高尚,有的因为气度大量清雅比时人稳重。 秉承忠直、严肃、恭敬、美好,疏导、贤惠、仁慈、光明的内涵。能通晓万物之理, 得以办好各种事情。有经天纬地之才,在朝廷上衣冠楚楚,官袍官笏代代相承,这不 是很好吗?这正是俗语所说的:“多做善事的人家,必然会得到很多的吉庆”,那 么,拥有高尚品德的人,必能得到后人永久的祭祀。 中奉大夫陆德舆,字载之,号鲁斋先生,他的来历,首先是由承仪公陆光弼,在建炎 年间(宋1127-1130)南渡,从高邮来到语溪定居。承仪公有长者之风而被人称颂,对 人有阴德。(陆德舆的)祖父陆埙(陆光弼之子),字子应,是个天生醇厚忱诚的 人,凡见到他的人,内心的吝惜贪婪之念会自然消失。他和弟弟陆埈,字子高,一起 居住,志趣相投,十分友爱。弟先死,他念念难忘,在其弟墓庵的匾额上题写“怀取 孔怀之义”,因而世人都认为陆氏是孝义之门。陆埙的儿子和孙儿,都先后应试并高 中,接连地在京都受封。陆埈在绍熙年间(宋1190-1194)考中进士,官职由文林郎开 始,升任秘书,然后出任和州,主管建宁,在冲祐观的家居住,六十二岁时,为了赈 济饥荒,每日救济几万人,因而生病去世。(陆德舆的)父亲陆钧,有留名于世,叔 父陆镳、陆钥,堂叔伯陆镇,全都一起甲榜题名。他 (陆德舆)年幼时继承了积德的 根基,挺举和蔼的气质,精神明朗澈悟,特别有异于常人。他爱好学习、读书,一点 都不松懈、偷懒,二十岁就考中进士,在各州郡当官,凭着自身的才能和根底,办事 明察秋毫,抗御奸佞。到他的官职晋升到二、三品的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