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乡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你好,乡愁!   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我的姑姑送给我一盒余光中先生的朗诵带,青春朦胧的少年喜欢上了乡愁淡淡的忧伤,将自己投射到思乡的情境中,随父母漂泊了几个城市之后,最终在深圳落脚,游子怀乡是父辈祖辈甚至千百年的中国情结。如今,我希望将这种思绪分享给我的学生,希望他们对所谓忧愁的理解不仅仅只是停留在青春的“为赋新词强说愁”上。   开始上课后,我什么也没说,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缓缓流出,陈铎先生朗诵的《乡愁》意味绵长,整个教室安静极了,仿佛大家聚在静谧的宇宙间倾听远方的呼唤。孩子们都被诗歌吸引了,连最调皮的几个“小猴子”也没有动一下。当读到“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这一句时,几个女生眉头紧锁。听完之后,大家很久都没有说话,此时,我并没有急于提问,孩子们的情绪还感受还没到。于是,我又带着孩子们轻轻地读起了这首诗,孩子的语调是特别得轻,生怕这淡淡的愁会散去,诗人的愁会被惊扰。   接下来,我问到:“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心里憋得慌!”调皮的陈××第一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读着读着,我就想起了家乡的姥姥。”心思细腻的詹××说。   “老师,我的心中有股莫名的忧伤。”多愁善感的王××说。   “我觉得这个诗人一定很想念他的故乡,就像李白低头思故乡一样!”邓××学会了比较和联系。   “我想起了上学期我们学过的纳兰性德《长相思》中的一句话: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听到大家不同的感受和表达,我心里窃喜,这就是共鸣啊。我说:“刚才大家所有的发言都是围绕两个词来说的,第一个是?”   “故乡!”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第二个词是?”   “忧愁!”“惆怅!”   “这两个词加在一起就是本诗的题目乡愁,是余先生的乡愁,是千万两岸同胞的乡愁。”我的语调开始深沉了些,因为要向孩子们讲述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大部分孩子都沉静下来,但只有一个孩子举手说:“我知道!我知道!”此时,我不忍他破坏这种美好的氛围,于是示意他安静,稍后有机会再讲。接着,我讲述了解放战争的结局,讲述了我姥爷与其弟弟骨肉两隔的场景,讲述了余光中先生二十岁以前在大陆的生活以及之后负笈漂泊台岛,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孩子们也随着这种讲述,陷入了历史的怀想中。   听完这段历史和余先生的经历后,我们再次诵读了这首诗,此时,孩子们的诵读声中又多了深沉。这真是难能可贵!   “余先生用简单的语言写了一些我们身边常见的事物,有哪些呢?”我开始提问。   “邮票!”   “坟墓!”   “船票!”   “海峡!”   “诗人为什么就选择这四种事物进行描述呢?”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孩子们开始抓耳挠腮。   于是,我再重新解释了一遍问题:“按照顺序来说,是先写了邮票,接着是船票,然后是坟墓,最后是海峡。余先生在写诗时安排这样的顺序有什么考量?”   此时,开始举手要说历史的我们班的学霸龚×举手了,“老师,刚才我听您讲了余光中先生的故事,我猜这与作者的经历有关”“在台湾还没有戒严期间,两岸还是可以通邮通航的,但之后就不行了,我想到的画面是,一开始,我可以与家人特别是年迈的母亲写信,甚至一两年回去探望一次,但戒严后亲人的音讯全无,最后连母亲病逝都不能探望,只能望着海峡叹息了。”真棒的孩子,全班由衷地为他精彩的发言鼓掌。   我补充到:“正如龚×所说,这些事物是诗人人生中的重要符号,其实,它何尝不是两岸同胞乡愁的缩影呢?这是那个年代那一群人的记忆,这样的记忆通过诗歌被再次唤醒,作为后辈的我们,需要倾听。”   接下?恚?我将余光中先生自己的朗诵放出来,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懂得倾听,倾听诗人的感受,倾听历史的声音。   之后,又是新一轮的全班齐读,要求是把听到的关于历史的、关于思乡的感受读出来。此时,我能听出孩子们情感不同的朗   读声。   记得余光中先生在一次访谈中说:“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谈到作品中永恒的怀乡情结和心路历程时,他说,“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现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于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向孩子们抛出最后一个问题:“诗人思乡,思的是什么呢?”   “是故乡的亲人。”詹××脱口而出。是的,正如读诗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姥姥一样,是一种对亲人的思念。她为大家读出了她的乡愁。   “是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怀恋!”太好了,能由情及景是多么不易啊!从人想到物,视野和想象逐渐宽阔了。   “诗人思恋故乡的一切,故乡的亲人、故乡的山水!”龚×做了总结性的发言。   “还有!”平时精神难以集中的捣蛋鬼郑××居然也发言了,“还有故乡的好吃的!”哈,真是十足的吃货,孩子们都笑了。这也是我所期盼的,因为,怀乡不仅仅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