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结构之防震探讨投稿类别工程技术类
建築結構之防震探討
投稿類別 : 工程技術類
篇名 :
建築結構之防震探討
作者 :
李岡澤 高雄市立中正高級工業學校 建築二年忠班
指導老師 :
張簡宏裕老師
王龍盛老師
建築結構之防震探討
壹●前言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災害之一 。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地震,其中大多數震級較小或
發生在海底等偏遠地區,不為人們所感覺到。但是發生人類活動區強烈地震往往會給人類造
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通常來講,芮氏 3 以下的地震釋放的能量很小,對建築物不
會造成明顯的損害。人們對於芮氏4 以上的地震具有明顯的震感。在防震性能比較差且人口
相對集中的區域,芮氏5 以上的地震就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古代建築物純粹講求整齊 ,國家為了好管理人民 ,每棟房子幾乎都長得大同小異 ,而當
地震來時 ,這些沒有耐震設計的房子就會受損甚至倒塌 。現代人們開始研究出各種結構材料
或施工方法來減少地震對建築物造成的傷害 ,而我將會取一些耐震的設計原則和結構分析來
做探討
(一) 研究動機
所以人類想出很多方法想要使建築物可以避免地震的傷害 ,很多人以為建築只要裝上防
震設施就會有防震效果,其實不一定 ,要讓建築物固若金湯,甚至遇地震「文風不動」,是
要經過全棟建築整體結構的精算。目前市面上耐震系統可分為三類,包括耐震、制震與隔震(圖
1) ,但會依建築物不同做設計 。而以下則是耐震系統的詳細分類與說明
1
建築結構之防震探討
耐震、制震與隔震 (圖1) [註1]
貳●正文
防震設計的基本原則,是指建築物在中度地震時可以保持在彈性限度內,大地震時容許
範圍產生塑性變形,但韌性比不得超過容許韌性容量。大地震時若想要建築物繼續保持彈性,
成本不經濟 ,因此容許建築物在一些特定位置裝置抗震裝置,藉以消耗地震能量,並降低建
築物所受的傷害,這是對付大地震的做法。為了防止崩塌,建築物產生的韌性比不得超過容
許韌性容量 [註3 ]
2
建築結構之防震探討
(一) 隔震
「利用隔震裝置吸收地震力,延長地震週期(30 秒以內) ,使節購物或家具降低水平位移」
(江之川 ,2000) [註4 ]
原理是直接在建築物底部與基礎結構之間設置含鉛心多層橡膠墊,使整個建築物坐落在
橡膠墊上,地震來時建築物的震動週期可與地震週期錯開,防止共振現象,橡膠墊隔絕了地
面運動對建築物上部的直接作用,保護上部結構不受地震力的破壞,以下則是隔震設備(如圖
2)應具備的條件
(1) 水平方向須具足夠的柔性以延長結構
(2) 垂直方向須具備足夠剛性及承載容量以承擔上部結構的重量
(3) 須具備消能的能力以降低因週期延長所造成過大的位移
(4) 須具備足夠的回復速度
(5) 須具足夠之水平勁度與強度以抵抗風力
(6) 須有第二道安全裝置
隔震設備(圖2) [註1]
3
建築結構之防震探討
(二) 制震
藉由附加的質塊-彈簧阻尼系統與主結構兩者間的頻率相互接近產生共振,使主體結構振
動的部分能量轉移至附加裝置上,進而達到降低主體結構受震反應
舉例來說,我們台灣地標「臺北 101 」大樓,他所採用為抗風裝置的調和質塊阻尼器
(tuned-mass-damper, TMD )。「阻尼器」就是使堅硬的建築物產生塑性的工具,吸收能量並且
減少與地震力正面的接觸與衝擊。我們可以把它安裝在樓層間,達到「消能」的目的,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