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质概说 - Tpedutw.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地质概说 - Tpedutw

美麗之島-台灣 前言: 臺灣島面積不大,但地質構造複雜而豐富、地貌多元且秀麗,是一個地質年代很久遠,但島嶼形成時間卻非常年輕。 台灣地質 大約六千五百萬年前到一千萬年前板塊開始張裂了,中國大陸華南一帶侵蝕下來的沉積物沈積在張裂的盆地中形成今天台灣島。約六百萬年前到兩百萬年前菲律賓板塊擠壓歐亞板塊,大規模的造山運動將台灣島從海底沉積地層推上了陸塊。 台灣位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碰撞聚合帶上,早期原本是中國大陸邊緣的一角,中新世晚期以後,因呂宋島弧逐漸凌駕在大陸邊緣之上,把大陸邊緣和島弧的岩層擠壓變形,並抬升成一山脈。在這兩個板塊的不斷擠壓及隱沒推拉之間,形成台灣今日的地貌,至今板塊的推拉運動仍持續進行者。 台灣島形成簡史 一億年前古台灣島誕生 6千萬年前海底盆地和高地出現 2千萬年前堆積出沈積岩 1千萬年前澎湖島出現 6百萬年前台灣島現身 2百萬年前到二十萬年前台灣島火山持續噴發 50萬年前東南方的火山島併入了台灣海岸山脈 一萬八千年前台灣海峽不見了台灣島與大陸相連 台灣島構造依地質來區分,也可以清楚的看出台灣的主要構造,台灣的主構造線大致是呈北北東走向,在東北部呈東北向,在東南部呈南北向,這些和縱切台灣的幾條斷層線是有很大的關係的。 依據林朝棨教授 (1986)將台灣區分為七大地質區 介於台東縱谷與東部海岸之間的海岸山脈,原本是菲律賓板塊上最西端的一串火山島,後來經過長久的板塊推擠運動,200萬年前這一串火山島終於隨西菲律賓海板塊推擠撞到台灣島,與中央山脈併壟成為今天的海岸山脈,海岸山脈的地質主要由安山岩質島弧岩漿凝結而成的火山岩。 花東縱谷是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碰撞時,所形成的狹長谷地。此處正好是「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接處,也是目前台灣經常有斷層活動與地震發生的地方,從玉里大橋斷層現象以及池上斷層露頭可看出端倪。 中央山脈是台灣的脊樑山脈,不僅幾乎縱貫台灣全島,它也是東西之間的主要分水嶺,大部份是由堅硬或是經過輕度變質的第三紀巨泥厚質沉積岩組成,更新世初期,發生了蓬萊造山運動,形成現在的中央山脈系統,這個系統包括西側中新世的板岩山地,和東側中生代-古生代大南澳片岩變質岩帶。中央山脈東部的先第三紀變質雜岩以大理岩石和片岩為主,是臺灣最古老的地質構造。 中央山脈西邊以梨山縱谷與雪山山脈相分隔,往東達脊樑山脈最高稜線,南端迄於恆春半島之北側。區內岩石由變質之第三世紀泥質岩及間夾少量火山岩所構成,岩石以硬泥岩、低度變質之板岩和千枚岩為主。 (五) 西部麓山帶 : 西部麓山帶多在海拔一千到兩千公尺以下。西部麓山帶的岩層都是三千萬年以來堆積在大陸棚上的沈積層。西部麓山帶以第三紀的碎屑岩為主。 (六) 西部濱海平原 台灣島的擠壓是從東邊向西邊陸陸續續的推擠上來,山脈的形成也是一樣從東邊往西邊慢慢的抬高,目前台灣的西部平原是第四紀沖積平原,主要是還沒有受到擠壓,是從中央山脈被侵蝕下來的泥沙,大部份都在這個區域沉澱,所以會形成一個低平濱海平原。 (七) 澎湖群島: 由1千萬年前洪流式玄武岩構成。是柱狀玄武岩是海底爆發的熔岩流,湧出地面,冷卻後凝故成世界級的岩石奇觀。 臺灣本島的形狀呈蕃薯狀,其東西狹長南北延伸以山地最多,像中央山脈、雪山山脈、阿里山山脈、玉山山脈及海岸山脈五大山脈皆為臺灣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呈南北走向。山坡丘陵地介於平地與高山林地區之間約 100~1000公尺,地形複雜有丘陵和台地。平原地區包括盆地、縱谷及沖積扇平原,是農耕地資源主要地區,臺灣地形與景觀變化非常豐富。 依據林朝棨教授(1986)將台灣區分為 十大地形景觀: 主要的山脈有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東部海岸山脈等,3000公尺以上的山地佔台灣總面積的0.9%。 二 火山地形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上,有基隆、大屯主要火山群。北部基隆火山群是以侵入岩體受侵蝕而露出地表的塊狀火山為主,大屯火山群位於台灣北端,是由安山岩和集塊岩交疊構成的成層火山。大屯火山群仍有相當顯著的後火山活動現象,如硫氣孔、溫泉等。 100~1000公尺丘陵地分布在高山帶的外圍,呈不連續的分布現象,主要在中央山地的西部,從北而南有飛鳳山丘陵、竹東丘陵、竹南丘陵、苗栗丘陵、斗六丘陵、嘉義丘陵、新化丘陵及恆春丘陵等。 台地則全部分布在丘陵和山地的兩側,而且全部集中在台灣西部地區。礫石含量較丘陵多,從北而南有林口台地、桃園台地、中壢台地、平鎮、湖口台地、后里台地、大肚台地、八卦台地及恆春西方台地。 有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埔里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