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舆论监督与新闻批评.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章:舆论监督与新闻批评

第七章 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第一节:舆论监督的涵义和意义;二、新闻媒介的监督作用;新闻媒介进行舆论监督的优势 1、覆盖面最大; 2、影响大; 3、有预警作用; 4、相对客观公正; 5、增强其他监督形式的作用。;三、舆论监督的评判标准;“裸体画风波案” 原告缪某*年至*年与**美术学院签订《合同制模特工作协议》,约定“配合教师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教授和研究生参照缪某的裸体创作了尺幅不小的教学示范画,并承诺只作个人作品收藏,不公开发表。 三年后*月,缪某正与恋人谈婚论嫁,其男友在*新华书店翻看《一代画风》画册后,一气之下离她而去,原来画册中有两页有缪某的裸体形貌。; 原告代理人诉称:隐私公开、爱情破灭,使缪某受到很大的伤害,并患精神抑郁症,原告要求被告出版社和徐教授赔偿经济损失10万元,收回全部侵权画册,赔礼道歉,并保证不再发生侵权行为。 被告的代理律师则辩称:依照著作权法,著作权人有发表作品的法定权利,被告依法行使了权利,而且在发表的作品上并未说明模特的姓名、住址等,使原告的隐私得到了保护,因此不存在侵权。;2、事实标准 3、道德标准 例1:课本用黑白的,被公开称为“民工班” 家长上书曝教育歧视民工子弟 例2:主题:别捞了 副题:都市渔民雨中扫荡,车筐竹筐一起上场 4、政策标准 例:宁陵县石桥乡:不缴特产税让你蹲班房;5、法律标准 例:虾米为什么这样红 鱼干为什么不招虫 敌百虫喷出“美味”海产品 例: “被毒死的狗流向长虹路等市场” 毒狗肉上了市民餐桌 成功的舆论监督报道: 合情合理合法 合乎政策 事实准确无误;注意:舆论监督应有度;第二节 舆论监督的重要表现形式——新闻批评;“开、好、管”三字方针;二、批评报道的制约因素 ;三、新闻批评易引发伤害;2、批评不当导致对批评对象的伤害;第三节:批评监督应保持建设性心态;二、保持建设性的心态;2、新闻批评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1)、新闻批评重在选择 (2)、批评报道宜从新闻事件入手 (3)、“中性化”操作 (4)、 “力”与“度”的统一 (5)、善始善终,协助问题的解决 ;课后作业: 请写一篇舆论监督类的报道;第四节 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隐性采访;1、隐瞒身份 2、隐藏目的 3.隐蔽手段 ;《福州晚报》——《夜探“虎穴”》 ——以“消费者”身份进行的采访 记者:假装天真,拿出15元请小姐开机 小姐 “教训”道:“15元想玩1小时?想得美!我们这儿对客人免费送茶水和快餐,假使每小时15元,我们吃啥?这字条是为了应付应付那些不懂行情的人的检查。” 问:“假使游戏赢了,能不能兑换现金?” ; 在《管文物还是“吃文物》中,我对文管主任的采访是事先设计的。某文管主任挪用了文物勘探费,我们采访之后,他倍感轻松,说你们来一趟不容易,我领你们在这个文物景点逛逛,我欣然答应。这时我早已得到一个信息,这个园子里有一幢文物所领导利用创收所建的住宅。在逛的过程中,我一边与主任闲谈,一边留心观察。我发现角落里有一个掩着的小门,马上意识到这小门里面正是我们需要所在,我一步跨进去,随时准备捕捉典型事实的摄橡师心领神会,进跟进去,随即开机拍摄:我指着这一幢漂亮的小楼问,这是什么?主任回答说是几户人家。我紧跟着问:什么人家?主任想不回答为时已晚,含糊其词地说是领导、主任、书记住这儿。……在我一步步追问下,主任不得不亮出底牌。至此,文物钻探费的去处向观众有了个清楚交代。 ——《中国电视名记者谈采访》 ;二、隐性采访的发展的原因;; 湖北楚天广播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张弛,冒充词曲作者,用电话直拨形式采访了中华文艺音像出版社的签约歌手高峰。由于不知情,说了一些脏话和不合时宜的话,节目播出后受到被采访者的强烈抗议。广电部全系统的发出通报,该节目“严重违反了宣传纪律”,侵犯了受访对象的权益。 侵犯言论自由、通讯秘密不受侵害权和隐私权;三、隐性采访的类型;四、隐性采访的作用;问:隐性采访合法吗? 国家立法:没有成文规定 现实:受欢迎 容易引起法律纠纷;案例分析:隐性采访的双重效果;Case2:北大医学院暗许学生非法行医屡伤人命? 2009年11月3日,央视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的《北大医学教授为何死在北大医院?》,将这起3年前的一桩死亡事件披露出来,北京大学一位医学教授熊卓为,因为种种蹊跷的原因,死在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手术室里。而负责观察、诊疗、抢救的主治医生,竟然都是没有行医资格的北大医学院在校学生直指北大第一医院非法行医。节目播出后,卫生部责成北京市卫生局进行调查,也引发了当事各方和社会各界的激烈讨论。北大医院声明:央视记者通过针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