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高中物理奥赛经典
一、整体法
方法简介
整体是以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或全过程去把握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一
种把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多个物体,多个状态,或者多个物
理变化过程组合作为一个融洽加以研究的思维形式。整体思维是一种综合思维,也可以说
是一种综合思维,也是多种思维的高度综合,层次深、理论性强、运用价值高。因此在物
理研究与学习中善于运用整体研究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一方面表现为知识的综合贯通,
另一方面表现为思维的有机组合。灵活运用整体思维可以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显现“变”
的魅力,把物理问题变繁为简、变难为易。
赛题精讲
例 1:如图 1—1 所示,人和车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
人用水平力 F 拉绳子,图中两端绳子均处于水平方向,
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若人和车保持相对静止,且水平
地面是光滑的,则车的加速度为 。
解析:要求车的加速度,似乎需将车隔离出来才能
求解,事实上,人和车保持相对静止,即人和车有相同
的加速度,所以可将人和车看做一个整体,对整体用牛
顿第二定律求解即可。
将人和车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重力、水平面的支持力和两条绳的拉力。在竖
直方向重力与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绳的拉力为 2F ,所以有:
2F
2F = (M + m)a ,解得:a =
M +m
例 2 :用轻质细线把两个质量未知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图 1—2 所示,今对小球 a 持续
施加一个向左偏下 30 °的恒力,并对小球 b 持续施加一个向右偏上 30 °的同样大小的恒
力,最后达到平衡,表示平衡状态的图可能是( )
解析:表示平衡状态的图是哪一个,关键是要求出两条轻质细绳对小球 a 和小球 b 的
拉力的方向,只要拉力方向求出后,。图就确定了。
整体法第 1页(共 13页)
高中物理奥赛经典
先以小球 a 、b 及连线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共受五个力的作用,即两个重力
(m + m )g ,作用在两个小球上的恒力F 、F 和上端细线对系统的拉力 T 。因为系统处
a b a b 1
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必为零,由于 F 、F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以抵消,而(m + m )g
a b a b
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悬线对系统的拉力T1 的方向必然竖直向上。再以b 球为研究对象,
b 球在重力 mbg 、恒力 Fb 和连线拉力 T2 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已知恒力向右偏
上 30 °,重力竖直向下,所以平衡时连线拉力T 的方向必与恒力F 和重力 m g 的合力方
2 b b
向相反,如图所示,故应选A 。
例 3 :有一个直角架AOB ,
OA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
直向下,表面光滑,OA 上套有小
环 P ,OB 上套有小环 Q ,两个
环的质量均为 m ,两环间由一根质
量可忽略、不何伸长的细绳相连,
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 1—4 所
示。现将 P 环向左移动一段距离,
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
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相比,OA 杆对 P 环的支持力 N 和细绳上的拉力 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