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事故現場急救常識 在生產過程中難免發生各類工傷事故﹐為能及時﹑正確做好事故現場急救工作﹐員工應掌握一些最常用的急救知識﹒ 1﹑急救原則﹕先救命﹐后治傷﹒ 2﹑急救步驟﹕止血﹑包紮﹑固定和救運﹒ 3﹑包紮﹕傷口包紮繃帶必須清潔﹐傷口不要用水 衝洗﹒如傷口有大量出血﹐要用折疊多層的繃 帶蓋住﹐並用手帕或毛巾(必要時可撕下衣 服)紮緊﹐直到流血減少或停止﹒ 4﹑碰傷﹕輕微碰傷﹐可將冷濕布敷在傷 口處﹒較重碰傷﹐應小心把受傷員工 安置于擔架上﹐等待醫生處理﹒ 5﹑骨折﹕手骨或腿骨折斷﹐應將受傷員工平放在擔架或 地上﹐用兩塊長度超過上下兩個關節﹑寬度不小于10 -15厘米的木板或竹片綁敷在肢體外側﹐夾住骨折 處﹐並紮緊﹐以減輕其痛苦和傷勢﹒ 6﹑碎屑入目﹕當眼睛為碎屑所傷﹐要立 即去醫院治療﹐不要用手﹑手帕﹑毛 巾及其它東西揩擦眼睛﹒ 7﹑灼燙傷﹕用清潔布覆蓋傷面后包紮﹐不要弄破 水泡﹐避免創面感染﹒傷員口渴時可給適量飲 水或含鹽飲料﹒經現場處理后的傷員要迅速送 醫院治療﹒ 8﹑煤氣中毒﹕立即將中毒者移至空氣新鮮處﹐讓 其仰臥﹐解開衣服﹐但勿使受涼﹒如中毒者呼 吸停止﹐則立即實行人工呼吸搶救﹒ 9﹑觸電﹕發現有人觸電時﹐應立即關閉電門或用干木棍 等絕緣物把電線自觸電著身上撥開﹒進行搶救時﹐注 意勿直接接觸觸電著﹒如觸電著失去知覺﹐應使其仰 臥地上﹐解開衣服﹐使其呼吸不受阻礙﹒如觸電著呼 吸停止﹐則應進行人工呼吸﹒ 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幸福 遵章守紀時刻牢記安全 THE END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4.不能將易產生靜電火花的電子產品(傳 呼機﹑手機等)帶入易燃易爆危險場所 5.對于車間內配備的防火防爆器材,應學 會使用,並不得隨便挪動. 八﹑危險化學品使用 安全常識 1.危險化學品在使用時應有安全技術說 明書 2.作業前檢查存儲密封裝置﹑局部通風 裝置是否正常﹒ 3.所有的化學物質均應存放于合格的安 全容器中﹐不同种類分開存放﹒ 4.稀釋酸類化學品時﹐應將它慢慢加入 水中﹐切勿將說傾入酸類化學品中﹒ 5.對于不熟悉的化學危險品﹐嚴禁觸摸和嗅 吸﹐不得觸摸沾有化學物質的碎片. 6.使用防護服及防護用具﹐並及時更換﹒ 7.按照容器上的標識說明來使用﹒ 8.不得擅自將化學品帶出職場 9.防止飛散或濺灑﹐如不小心被濺及﹐應立 即以大量的清水衝洗﹐衝洗時注意不要摩 擦受傷部位. 10.廢棄的化學品應以安全容器盛裝並定 人﹑定點處理﹒ 11.生產線上易燃易爆物質存放量不得 超過一天的用量﹒ 12.化學品避免日曬﹐並應遠離火源等﹒ 13.化學品集中存放點應加強通風﹐消除 靜電危害﹐電器採用防爆型﹒ 員工職業衛生常識 公司在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使用一些對員工健康有危害的物質或讓員工處在不良工作環境中﹐如不加防護極易損害人體健康或導致職業病﹒ 職業危害因素主要有三大類﹕一是與生產過程中有關的職業危害因素﹐如生產性毒物(鉛﹑苯等)﹐生產性粉塵(如鎂粉等金屬粉塵)﹐不良工作條件(如高溫等)﹐輻射(紫外線等)﹐生產性噪音﹔第二大類是與勞動過程中有關的職業危害因素﹐如勞動時間過長或勞動休息不合理﹐勞動強度過大或勞動安排不當﹐長時間處于某種不良體位或使用不合理工具﹐個別器官或系統過度勞累或緊張等﹔第三大類是與作業場所的衛生技術條件不良或生產工藝及設備有缺陷有關的職業危害因素﹐如廠房狹小﹐車間布置不合理﹐通風﹑照明不良﹐防塵防毒﹑防暑降溫設備不齊全﹐其他安全防護用品不足等﹒ 預防職業危害因素對人體造成傷害或職業病﹐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1﹑從原料﹑工藝﹑設備方面進行改進﹐降低 職業危害因素的產生﹐減少勞動與職業危 害因素直接接觸的機會是最根本的措施﹒ 2.對有毒有害物質和粉塵﹐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強車間通 風﹑隔離等﹐使這些有毒有害的物質在作業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