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汉平原出土的商时期青铜器 - 中国考古.pdf

江汉平原出土的商时期青铜器 - 中国考古.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汉平原出土的商时期青铜器 - 中国考古

江汉考古2016.1/总第142 期 考 古 研 究 江汉平原出土的商时期青铜器 施劲松 (北京 100710) 摘要:江汉平原出土大量商时期的青铜器,其中二里冈时期的青铜器集中出自盘龙城及其附近,指示 出商人兴建盘龙城的目的应是控制长江沿岸地区而非占据江汉平原。江汉平原出土的殷墟时期的青 铜器表明商文化对这一地区仍有影响,这些铜器大致呈线性分布,与二里冈文化南下的路线一致。长 江以南的一些文化因素也于此时进入江汉平原的南部。湘江流域出土的商式青铜器可能由中原经江 汉平原传入,但大量以动物造型的铜器为主的地方型铜器可能产于当地,它们代表了湘江流域的一支 地方性青铜文化。 关键词:江汉平原;盘龙城;湘江流域;青铜器 ( ) 中图分类号:K87 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 1-0327 20 16 0 1-0059-10 江汉平原历年出土有不少商时期的青铜 器与二里冈青铜器有基本相同的器类、组合、 [2] 器。这些为数不多的青铜器较为零散,风格大 器形、装饰和铸造技术 。正因为包括青铜器 多与中原地区的同时期铜器一致,因而未像湖 在内的诸多因素与二里冈文化相近,学术界才 南出土的青铜器那样受到重视。在二里冈文 认同于盘龙城的青铜文化是二里冈文化的一 化时期,黄陂盘龙城成为江汉平原的文化中 个类型。鉴于对盘龙城青铜器已多有研究,本 心,盘龙城遗址及盘龙城出土的青铜器成为研 文主要考察盘龙城以外的江汉平原的商时期 究的重点,相比之下对江汉平原出土的零散铜 青铜器。 器关注并不多。盘龙城的兴起对江汉地区乃 至于整个长江中游青铜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 一、江汉平原商时期的青铜器 要影响,要认识盘龙城兴起和废弃后江汉平原 江汉平原出土的商时期的青铜器较为零 的文化面貌,以及商时期江汉平原与其他地区 散,故先按时代梳理后再讨论。 青铜文化的关系等,都有必要考察江汉平原出 (一)二里冈文化时期 土的青铜器。 1977 年在随县城南的淅河公社发现13 件 江汉平原的商时期青铜器以盘龙城遗址 [3] 青铜器 。斝1 件,为敞口,束颈,鼓腹,三棱形 出土最为集中。据已发表的材料,盘龙城的青 空锥足,足尖外撇,鋬与一足相对。颈和腹上 铜器主要出自墓葬和祭祀坑,计有斝、爵、鬲、 饰宽线条的兽面纹,上下有连珠纹。高23 厘 鼎、甗、簋、觚、卣、盉、盘、尊、罍等。对于盘龙 米(图一,1)。爵2 件。一件为窄流,尖尾,颈 城青铜器,发掘报告做过系统分析,总结了各 细直,直腹,平底,三棱形实足较高,鋬与一足 类青铜器的早晚变化,并认为它们与商文化青 相对。颈和腹上饰椭圆形眼的歧尾兽面纹,上 [1] 铜器近同 。其他还有很多专门研究,也指出 下为连珠纹。高22 厘米(图一,2)。另一件为 除较晚阶段的个别器形和纹饰外,盘龙城青铜 窄流,单柱,颈腹分界不明显,垂腹。饰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