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当代艺术的土地关怀
台灣當代藝術 的土地關懷 授課老師:李美娟 介紹台灣當代藝術家面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等環境惡化衝擊所呈現的作品,藉由作品欣賞,認識台灣當代藝術家如何藉由影像、裝置、行動、媒材等多元藝術創作,傳達他們對環境變遷議題的關懷與批判,引導學生深刻體會和省思,進而關注台灣這片土地並身體力行環保救台行動。 課程學習目標 台灣當代藝術發展 「裝置藝術」作為一種比較新穎的藝術表現概念,在1990年代傳入台灣之後,蔚為時尚與潮流,年輕世代創作者紛紛投入「裝置藝術」創作。1990年代以後,隨著政治、社會、環境生態的巨大改變,藝術家再也無法以舊的藝術語言和形式,來和這個嶄新局勢對話。傳統或現代主義的繪畫與雕塑語言,再也不能滿足藝術家再創作上的需求。 於是,這群年輕的藝術家開始藉由不同的藝術創作表現,如裝置、影像、行動、媒材等,傳達他們對台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人類生存和自然環境的關懷與批判。 台灣當代藝術發展 台灣當代藝術家從1990年代起,紛紛把藝術當作工具,致力表現的不再是藝術的形式和理論,而是「觀念」。 台灣當代藝術的發展大致有: 1.藝術作為政治批判的手段:作品表現社會反諷和政治批判。 2.拜物美學:亞洲作為全世界時尚待開發的最大市場,資金和大量物質湧入台灣社會,嚴然成為「媚俗藝術」的新溫床。藝術家已玩世不恭的態度面對大眾,藝術不再高不可攀,反而是徹底的世俗化、流行化和膚淺化。 3.廢棄物裝置 4.攝影裝置 5.錄影裝置 6.形為藝術 台灣當代藝術發展 人類發展歷程中,環境問題不斷地挑戰人們的生存,21世紀的今天,它更成為全球共同承擔的責任,也因為環境與人類始終具有相互依存的緊密關係,它必然成為每位世界公民應該去關心、思考的課題。 因此,近年來台灣當代藝術家也開始致力關注這一個議題。他們藉由作品關注人類生存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希望喚起觀賞者學習尊重土地與生命的延續,身體力行地球村的公民意識。 你覺得這件作品要表達些什麼?你看到了什麼? 王志文?非常道?2000年?台北市立美術館 王志文從1988年起致力於以作品控訴人類對大自然的無情破壞,作品《誰是兇手》更是直接對大自然遭人為破壞而提出警句。這件作品《非常道》運用了植物性材質,作品除了保留控訴和批判的姿態,多了一份恬靜淡雅的氣質,層層的手工編織,造成空間上的穿透性,完全排除工業文明的材料。 林鴻文?再生的蛹-歷史的潮音?1998年?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林鴻文:「人永遠勝不了自然,卻能破壞自然,破壞的現象,不斷存在」台灣每年飽受颱風的肆虐,大量的漂浮木材被沖上海岸,林鴻文就運用了這些漂流木材創作了這件作品,觀眾可以走進作品中,聆聽潮水起落的錄音聲響。這件作品反思人類再追求工業文明的同時,間接破壞了自然的平衡狀態,並透過作品意象「蛹」期待自然的再生。 紹婷如?關於人類共築的夢,在墬落前,合力挽起,共舞在下個世紀?1996年 紹婷如的作品以詩意、細膩和童稚般的手法表現對人類的生存環境和人際關係的關懷,十二個小泥人分別放置於十二座不等高度的梯子,每人使勁的拉著網中的金心,以此表達現今人類生存之社會、環境及生態自然皆處在一個緊張的氣氛下。 這是工地?是災難過後?還是美術館的一角? 作者要表達什麼呢? 李淑真?水災?1993年?台北市立美術館 這件作品以模仿真實的手法將災難帶進美術館,台灣一直天災人禍持續不斷,颱風、地震、豪雨、土石流是台灣民眾每年需要面對的噩夢,而建築物的偷工減料、施工品質的良莠不齊,使得民眾面對天災時居住品質受到嚴重的威脅。 許唐發?塑膠紀念館?1996年?台北市立美術館 許唐發:「成立塑膠紀念館的意義,乃深感塑膠品在台灣的重要性,好比人需要空氣和水一樣,…..從塑膠製品可以看出這一代台灣人的某些特質,如:塑膠的使用方便,塑膠製品很廉價而且用完隨手即丟,完全不用負擔任何責任,反正政府會將它們埋在土裡,眼不見為淨。」 仔細看一看,請問這件作品用了什麼材料? 許唐發?結巢?1998年?台南原型藝術 作者以大量的紅色白色塑膠袋懸吊在展場的天花板,類似一個個大小不等的蜂巢,內部裝有粉紅色燈光,裡頭安置了50多支慢速馬達觸角,像是許多不知名的生物在洞內蠕動著,作者提出在方便與廉價的前提下,塑膠文明將是人類肉身消亡後的最後見證。 陳順築?風中的記憶?1998年?台南市社教館 作者將攝於嘉南平原的黑白風景照片,分隔成數百張小照片再重新組合成一大張照片,分隔造成一種破碎感和抽離現實感,他說:「嘉南平原原是富庶地台灣穀倉,…灰色經濟成就逐漸取代綠色的風景」。作品隱隱透露出對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懷。 吳達坤?給下個世紀的方舟?2001年?鳳甲美術館 新世紀來臨,是否會因科技文明的進步而越加美好?這件作品在探討科技所帶給人類的可能願景及毀滅陰影,由12台電視及許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反应堆含氚重水提氚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中国工程科学.PDF
- 发泡原理及其在押出成型加工技术之应用-财团法人塑胶工业技术发展.DOC
- 发泡剂泡沫枕加固定面罩应用于鼻咽癌适形调强治疗.PDF
- 双溪桥到了公司田溪支流.PPT
- 发泡金属的开发-材料工程.PDF
- 双键封端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表征-中国涂料工业协会.PDF
- 发泡铝圆柱体在局限式冲击喷流下之热传特性研究.DOC
- 发泡镍板-富堡能源股份有限公司.PDF
- 发芽糙米面包的研制-食品科学.PDF
- 发泡材料在变速率冲击下材料压缩性质分析与缓冲效应评估.PDF
- 2025年山西榆社农村商业银行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交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中国银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行)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中国农业银行(四川分行)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中国农业银行(西藏分行)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河南获嘉农村商业银行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光大银行(太原分行)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