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建筑史
第一讲
曾尔达三 片山车熊 辰野金吾 佐立七次郎
建筑是一定的技术与艺术的文化综合体,具有实际用途和审美文化两重性,包括建筑造型、空间、技术、人的行为与思想等
中国建筑史主要内容
一图(地图),一表(历史时间表)
一面(地狱表现),一线(每个时代的发展特点)
注重时代性、地域性、人文性、社会性
中国古代建筑史学科的创建、中国营造学社及重要学者
外国:
日本——伊东忠太、关野贞
英国——叶慈
德国——艾克、鲍希曼
瑞典——希仑
中国:中国营造学社
1930年3月成立,社长朱启钤
主旨:研究中国固有之建筑术,协助创造将来之新建筑
分为文献组和法式两组
文献组,组长朱启钤:以古典文献为主,如《园冶》、《工部工程做法》、《哲匠录》、《营造大事年表》、《营造算例》、《工程营造录》
法式组,组长梁思成:重实物测量
1932年,刘敦桢为文献组主任
1933年,梁思成出版《清代营造则例》
1937年7月,解散,梁刘南行
1938年2月,梁刘二主任
1943年,刘离开学社,去中央大学任教
抗战胜利时,仅余梁思成、刘致平、莫宗江、罗哲文四人,到清华大学创办建筑学系
早期研究:
开山之作——乐嘉藻《中国建筑史》1933年
喧宾夺主之作——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
里程碑式的范本——梁思成《中国建筑史》1944年
重要而富有意味之部——王璧文《中国建筑》1942年
中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和主流
多样类型:住宅、陵墓等
多样风格:干阑、毡包、窑洞、井干
主流:木构架建筑
优点:取材方便,实用性强,抗震性强,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
缺点:原材料越来越少,易受火灾,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需求
两大体系:抬梁式(大空间,费木材)和穿斗式(小空间,省木材)
陈薇:为什么选择木结构?
四大学说
刘致平“自然环境说”——《中国建筑结构与类型》
徐敬直“经济合理说”——《中国建筑》
李允和“价值观念说”——《华夏意匠》
梁思成“用石方法之失败”、“环境思想”——《中国建筑史》
生产工具与建筑构件相关
一体化发展的表征,稻作的传播途径和木构技术普及的暗合(社会意识)
多元文化进化的结果
第二讲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
简明、有机、真实
简明:平面以“间”为单位。“间”为相邻两组木结构之间的空间
真实:结构暴露无疑。展示中国建筑的结构美,保护木构架
有机:室内空间可以灵活分割,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功能需求,并易于和环境融为一体,室内外空间可以流通渗透;中国建筑讲究空间、院落、组合,不注重单体
平面、结构、造型三者的不可分性
屋顶形式:单坡、平顶、回顶、硬山、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
斗拱:宋(铺作)清(斗科、斗拱)江南(牌科)
由斗、拱、昂、枋组成
台基:最早为御潮防水,后来出现了外观与等级制度的需要;由台明、月台、台阶和栏杆组成
台明分平台式和须弥座
平台式
砖砌台明:台帮部分砖砌,用于普通房屋
满装石座:整个台明全部包石,重要族群的一般殿座
须弥座:用于重要组群的重要殿座;六朝佛教传来,台基的形式产生了巨大变化;原为佛像座“须弥”山名,即喜马拉雅古代注音;从希腊经印度传入中国;有木制和玻璃制
宋须弥座 层次多,横线条,自身主次分明,纤细、秀气,造型复杂
清须弥座 层次少,不强调自身,粗壮、庄重,造型简化
踏跺(台阶)
H:L=1:2,分御路踏跺、垂带踏跺、如意踏跺和礓嚓
建筑群组合(院落、轴线)
建筑与环境
善择基址,因地制宜,整治环境,心理补偿
第三讲
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建筑一向以取得与自然的协调而著称于世
能形成有别于其他国家民族建筑文化的格局和体系,除受制于地狱、气候、民族、制度以及历史等因素外,“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审美观点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源于孟子“知性知天”,“性天同一”之说
儒家的“天人合一”最人伦教化,强调礼、仁、乐及礼、乐中和
主张依礼治国,重人与人之间的登记秩序,倡导依顺天地阴阳秩序以便实现“天人合一”
儒、道互补是中国历史传统所经历的没的历程,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风水“天随人愿,人不违天”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①居住建筑 ②政权建筑及其附属设施 ③礼制建筑 ④宗教建筑 ⑤商业与手工业建筑
⑥教育文化、娱乐设施 ⑦园林与风景建筑 ⑧市政建筑 ⑨标志建筑 ⑩防御建筑
工官制度
清代各工种、匠师
木作:大木作、小木作、斗拱(需要木匠、锯匠、壮夫、菱花匠)
雕銮作:室内装修部分(需要雕銮匠、镟工)
锭铰作:金属配件(需锭铰匠)
石作:石造地基、砖造壁、屋顶瓦、砖铺地(需要砍砖匠、瓦匠、壮夫、銮衣匠(对砖、瓦雕刻)、窑匠(琉璃瓦))
搭台作:搭台匠
土作:夯夫、壮夫
油作:油匠
画作:画匠
裱作:裱匠
主要建筑师
隋 宇文恺 鲜卑人
隋都大兴城(古代城市最成功的范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肝癌教学演示课件.pptx VIP
- 4.《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水规计〔2012〕93号).pdf VIP
- 2银保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2021版)数据结构一览表.xls VIP
- 课件:第一章 导论(《现代社会福利思想》课程).pdf VIP
- 地产返租协议书范本.docx VIP
- CJJT 281-2018桥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标准.doc VIP
- 2025年中级(四级)设备点检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真题卷(后附答案及解析).docx VIP
-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穴位贴敷) .pdf VIP
- 《生态环境:保护》课件.ppt VIP
- Simcenter 3D电子行业推广策略.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