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传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尧舜传说

尧舜的传说 一、访贤 在上古时期,尧王居位在平阳(今临汾)。 每天太阳出来就开始理事,到了太阳落山才回家休息,自己凿井饮水,自己耕田吃饭。 他有是个儿子,长子丹朱是个最不成器的东西,为人骄横暴虐,欺压百姓。那时候洪水弥漫大地,丹朱总是坐船出游,东游西荡,很是得意,一点也不关心人民的痛苦。后来洪水平息了,可是丹朱仍然坐船出游,美其名曰:“陆地行舟”。害得拉船的人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死去活来。他却哈哈大笑,从中取乐。在家中也是胡闹,气得弟弟们谁都不服气他管教,时常起哄,纷争不休。 上了年纪的尧王见教育丹朱无效,其余儿子还小,没法承当国家的重担,几个大臣也难胜任。所以,尧王拿定主意,走出平阳,私访贤人。 一天,尧王来到龙头之地历山坡前——舜南,看见一个青年人,驾着一头黄牛和一头黑 牛在犁地。那人手里面没拿鞭,二是拿着一个小簸箕,不时地敲几下。 尧王看着,心里很纳闷,心想这小伙子真奇怪,犁地敲簸箕,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时,有一位白发长者,跳着一担柴从对面山上下来,那小伙子看见后便放下手中的活儿,接过老人的担子,一直挑到山坡下面。等那老人过来,尧王拱手道:“老人家,这小伙子是您的儿子么?”老人说:“不是,他是我们这里的小首领,家住在附近。我是他的百姓。”尧王又问:“他是首领还肯替你担柴么?”老人回答说:“他就是这么个人,见谁有困难就帮助谁,并且身为首领,从不让别人替他干活。你不见他自己正在犁地吗?” 尧王听了老人的话,点了点头,心里对这位小伙子产生了好感,于是转过身来问那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舜。” “刚才这位老人说的都是真的吗?”尧王问。 “这位老伯伯过奖了,其实我并没有什么。” 尧王被这位叫舜的小伙子谦虚的态度感动了。他把舜上下打量了一番,总觉得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当尧王问他为什么耕地敲簸箕时,他笑了笑,不好意思地说:“牛虽是牲畜,但为我耕这样的山地就已经和费劲了,如果我再用鞭子去抽它,实在从良心上过意不去,所以我用敲簸箕的声音吓一吓他们就行了。如果我要打这一头牛,它受痛就要猛拉,而那一头牛还是按部就班,这样,一个猛拉,一个不拉,结果乱了套,少耕地,还累得牛筋疲力尽,没有什么好处。” 听到这里,尧王一把拉住舜的手,连声称赞:“有道理啊,有道理!”他想:“既会爱惜牛,也有奇才,如果当了国君,更会用人。真是大贤人也,难得!难得!”打柴人和舜对这个过路的举动,都有些莫名其妙,齐声问道:“你是谁?”尧王说:“我就是尧,是你们的首领呀!”两人一听都惊呆了,连忙跪倒。尧王把他们扶起,和颜悦色地把自己的意图说了一遍。 听到尧王的叙述,打柴老人排手称好,舜却连连辞让,说自己不能胜任。尧王说:“我看这么办吧,我把你带回去,让大家考考你,最后再说吧!” 舜跟着尧来到都城,在群臣面前对答如流,国计民生,防敌御侮,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不精通,大臣们为这才华绝伦的人儿倾倒了。这样的好君主,到哪里去找呢?于是舜便继承尧志,称为舜王。 二、嫁女 舜有两个女儿,大闺女娥皇是养女,小闺女女英才是尧王亲生的。姐妹俩都长得一表人才,聪明过人。 尧王很喜欢他的两个女儿,每次出巡,娥皇和女英总是跟着父亲。 尧王将国君禅让给舜后,又决定将两个女儿嫁舜为妻。娥皇和女英知道后,心里都很高兴。惟有尧妻心存一桩愁事,她总想让自己的亲生女儿女英为正夫人,让养女娥皇为偏房,尧王坚决反对。尧王出了三道难题,以才定先,能老为师,智老为导。尧妻只好同意。 第一道考题:煮豆子。尧王给两个女儿各十粒豆子,五斤柴禾。先煮熟者胜。 姐姐娥皇常年煮饭,很有经验。锅内只倒了少量水,时间不长,一会儿就煮熟了,柴还有余。妹妹女英却相反,胜了一满锅水,水多柴少,柴禾烧尽,水还未熟,当然豆子更谈不上熟了。尧妻心里真不好受,嘴里却无法说。 第二道考题:纳鞋底。 尧王笑着让老伴取来一双鞋底和两把绳子,分给两个女儿各一只鞋底和一把绳子,谁先纳成,谁就为胜。 姐姐娥皇常纳鞋底,熟练而又窍门,把长绳子剪成短节,纳完一根再纳一根,不到半天工夫,一只鞋底就纳成了,还纳得平平展展,又好看又结实。女英用长长的一根绳子纳,很费劲,绳子不时打疙瘩,半天连半只都没纳好,还是歪歪扭扭的,针脚也稀,又不光趟。尧王不言语,尧妻心里非常生气,暗暗盘算,准备对策。 临出嫁动身之前,尧王又出了第三道考题:比谁快。先到历山坡舜帝的住地者为胜。 这时,尧妻站起身来说话了:“娥皇是姐姐,理应坐马车,三马一车更排场。女英是妹妹,理应骑走骡,单人骑骡更一般。” 尧王听了,明知有偏,想机理力争,可是出嫁的时辰已到,来不及了,只得如此,让她们去吧。 妹妹女英骑走骡,抄小路飞跑。 姐姐娥皇坐马车慢慢前进。 事有凑巧,女英走到半路,走骡突然下驹了。气得女英骂道:“该死的骡子,偏偏在这时候下驹,真误了我的大事,以后别下驹了。” 所以,骡子从此再不下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