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g12-721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的改革(1953—1964);(二)、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三)、改革的结果及失败原因(评价);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1964—1982);(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4)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重工业部门。
从中可看出改革仍然是在计划经济的范
围内进行;(二)、改革的结果;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20世纪80年代);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
;(1)管理体制调整:
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承认市场的作用。
(2)所有制结构调整:---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①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迅速发展
②企业实行租赁和承包,出现合资企业
③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三)、经济改革结果:
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直接导致了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四、苏联三次改革的比较;1、(10年盐城三摸)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都收走了。你们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
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落后的俄国难以建成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0年江苏调)“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在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D.实施经济“加速战略”
;3.(11年江苏高考16题)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4.(2011年1月扬州调研15题)《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这一现象( )
A.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B.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
C.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 D.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5.(2011年4月江苏百校样本分析16题)前苏联在某一时期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 “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
A???苏联国内交通建设的落后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交锋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6.(江苏金坛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15题)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7.(2011年3月南京市二模17题)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土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应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 )
A.罗斯福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