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无障碍
一、填空题
1.按照《诗经》作品音乐的分类,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称为雅。
2.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是《诗经》和《楚辞》。
3.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4.建安时期,曹操的诗歌被人称为“汉末实录”,他的这类诗歌以《蒿里行》诗为代表。
5.元嘉三大家指的是鲍照、谢灵运和颜延之。
6.《咏史》八首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品。
7.司马迁在《史记》中运用“叙事”的手法,交待人物的性格特征,暗示人物未来命运。
8.唐代的“沈宋”是指沈佺期和宋之问。
9.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和元稹。
1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1.唐代诗人高适经历了从渔樵到封侯的生命历程。
12.盛唐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
1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采薇》。
1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的名句。
15.“刑天舞干戚, 猛志故常在。”是《读〈山海经〉》中的名句。
16.“春秋三传”有齐国公羊高的《公羊传》、《榖梁传》和《左传》。
17.“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是来自《诗经》中的《硕人》。
18.《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19.成语“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出自 《孟子》书中。
20.《史记》记事,上起自黄帝,下至武帝太初年间。
21.曹丕的《燕歌行》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他的《典论. 论文》是我国古代第一篇文学理论专著。
22.曹植的诗歌创作,大致以曹丕称帝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23.在七言诗的发展过程中,鲍照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24.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是韩愈、柳宗元。
25.白居易的感伤诗以《长恨歌》和《琵琶行》为代表。
26.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现实主义”。
27.“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曹操《蒿里行》中的名句。
28.刘禹锡诗骨力刚劲,有豪迈之气,享有“诗豪”之誉。
2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名句。
二、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诗经》流传的四家诗的是:(B)
A.《齐诗》 B.《秦诗》 C.《鲁诗》 D.《韩诗》
2.“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一语出自《诗经》中的:(A)
A.《氓》 B. 《君子于役》 C.《七月》 D.《蒹葭》
3. 被钟嵘推许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诗人是:(B)
A.曹操 B.曹植 C.左思 D.陶渊明
4. 在南北朝时期,能融合南北朝诗风的是:(C)
A. 鲍照 B. 谢灵运 C.庾信 D.谢脁
5. 司马迁《史记》作为纪传体史学著作,其叙事:(C)
A. 以历史事件为中心 B. 以朝代更迭为中心
C. 以历史人物为中心 D. 以作者的历史观为中心
6.“建安”这一年号属于:(A)
A.汉 B.魏 C.蜀 D.吴
7. 南朝和北朝乐府民歌代表作分别是:( C )
A.木兰诗和西洲曲 B.西洲曲与敕勒歌
C.西洲曲与木兰诗 D.木兰诗与敕勒歌
8.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 B )
A.《短歌行》 B.《燕歌行》 C.《蒿里行》 D.《白马篇》
9. 刘宋时期山水诗的代表人物有谢灵运、颜延之和:( C )
A.孔稚珪 B.江淹 C. 谢晀 D. 鲍照
10. 被人称为“诗家夫子”的诗人是:( C )
A. 王维 B. 孟浩然 C. 王昌龄 D. 王之涣
11.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C )
A.李白 B.杜甫 C.韩愈 D.白居易
12.“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出自:(A )
A.《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B.《北征》
C.《石壕吏》 D.《新婚别》
13.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王维创作的是:( C )
A.《鹿寨》 B.《鸟鸣涧》 C.《宿建德江》 D.《辛夷坞》
14. 盛唐边塞诗人最富于浪漫主义特色的是:(B )
A. 高适 B.岑参 C.王之涣 D.王昌龄
15. 下列散文中,属韩愈所作的是:( C )
A.《童区寄传》 B.《天说》 C.《祭十二郎文》 D.《三戒》
1.提出“大方无隅,大器晚成”的观点的是: ( A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