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猪常见传染病综述
猪魏氏梭菌的临床症状 体温升高到39-40.5℃,呼吸加快。病程短、死亡快、发病后一般在几分钟、几十分钟或几小时内死亡。 腹部臌胀明显,耳尖,蹄部,鼻唇部发绀,精神沉郁。 表现神经症状,乱冲乱撞,转圈,倒地,口流白沫或红色泡沫,四肢划动,全身肌肉颤抖,抽搐,怪叫,呻吟,呼吸困难。 * 猪魏氏梭菌的诊断 初步诊断 病原学诊断:直接涂片瑞氏染色镜检,细菌分离 * 猪魏氏梭菌的防制 以预防为主:对怀孕母猪利用疫苗免疫,使仔猪出生后吮吸母猪初乳可获得被动免疫。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母猪饲料配方科学和产房卫生管理 药物治疗?:抗生素 ? ? 返回 * 猪传染性胃肠炎 ?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明显的呕吐,严重的水样腹泻。10日龄内的仔猪可100%发病,死亡率达100%。5周龄后发病率降低,死亡减少。 *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特征 各年龄的猪均可感染本病,发病最严重为7-10日龄的仔猪,2周龄以上的猪发病缓和,再大一些的育肥猪、断奶猪只有轻微的症状或无症。 本病的传染源为病猪和带毒猪,其排毒途径为:粪便、乳汁、鼻分泌物,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给易感猪。 外界环境的应激因素往往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冬春季节多发。 *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症状 潜伏期短,一般为15-18小时,突然发病,有的可延长2-3天。 仔猪突然发病,先呕吐,继而发生频繁的水样腹泻,粪便呈黄色、绿色或白色,含有凝乳块。仔猪随着腹泻体温下降,迅速脱水和消瘦,病程短2-7天死亡,个别痊愈仔猪的发育停滞,生长受阻。 成年猪仅出现食欲不振或轻微的腹泻。 *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 初步诊断 实验室检查:病毒分离 ,分子生物学方法:PCR *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制 预防措施:要加强猪场的检疫工作,定期清扫消毒加强饲养管理。用传染性胃肠炎弱毒冻干疫苗进行预防免疫。 防治:当猪群发病时,应立即隔离,对健康猪群进行免疫,加强环境消毒。可采取对症治疗以减轻失水、酸中毒和防止并发感染,加强护理提供良好的环境。 返回 * 疫苗免疫带来的副反应 疫苗本身的过敏反应,疫苗的成分和动物机体的个体状况有关。 免疫接种这个过程带来的应激。 * 疫苗接种的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指疫苗本身或其培养液中存在某些过敏源,导致动物在接种疫苗后迅速出现过敏反应。动物表现为缺氧、黏膜发绀、严重的呼吸困难、呕吐、腹泻、虚脱或惊厥等全身反应过敏性休克。 根据反应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最急性过敏、急性过敏和慢性过敏3种。 * 疫苗接种的过敏反应 最急性过敏:在接种疫苗后的10 min之内,出现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呕吐,无意识排便,鸣叫呻吟,站立不稳,体温降低,可视黏膜,皮肤苍白,心跳快而弱,脉沉细数,虚脱或惊厥等全身反应和过敏性休克,整个过程短则几秒钟,长者不超过1 h,抢救不及时,很快休克或死亡。 急性过敏:呆立不动,精神委靡,呼吸急促,口流涎沫,全身肌肉颤抖,出汗,呕吐食物,拒食,大小便失禁,瞳孔散大,反射减弱,四肢冰凉,偶而有鼻腔出血,猪有时可见皮疹,体温升高1 ℃~2 ℃,心率增快,脉沉细数。 慢性过敏:1 d~3 d后表现临床症状,食欲不振、蹄部疼痛,注射部位肿胀,有急性型症状,但较轻微,自然或稍微对症治疗即可痊愈。 * 疫苗接种过程带来的应激 猪应激综合征:指猪对体内外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是一种应激反应,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应激综合征的原因:与遗传因素、硒缺乏症、内分泌失调、蛋白质缺乏有关。 与环境应激有关。如惊吓、捕捉、保定、运输、驱赶、过冷过热、拥挤、混群、噪音、电刺激、感应、空气污染、环境突变、防疫、公猪配种、母猪分娩等。 过劳、仔猪断奶也是促进发病因素。 临床症状有突然死亡,惊恐,食欲下降等一系列非常态反应。 * 疫苗副反应的急救措施 对于急性过敏的可用盐酸肾上腺素 ,盐酸异丙嗪(非那根)等脱敏治疗。 对于慢性过敏可以对症治疗,用止痛消炎和助消化药等辅助治疗。 返回 * 谢谢! * 猪附红细胞体病 又称黄疸性贫血病、红皮病等。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在人畜红细胞表面、血浆和骨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以贫血、黄疸、高热为特征。多呈隐性,并且常与猪的多发病、常见病混合感染。 附红细胞体对宿主的选择并不严格,人、牛、猪、羊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且感染率比较高。 *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特点 易感动物:各种阶段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但哺乳猪,怀孕母猪和受到高度应激的育肥猪死亡率高。 血源性传播:猪只可通过摄食血液或含血的物质,如舔食断尾的伤口,互相斗殴或喝被血污染的尿而感染。在交配时,公猪将经血污染的精液传染给母猪;还可垂直传播。用被污染了注射器、用来断尾、打记号、阉割的外科手术器械等均可以传播此病。 间接传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