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废硫酸浓缩过程操作程序.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废硫酸浓缩过程操作程序

废硫酸浓缩工艺操作规程 产品说明 1. 产品名称: 学名:硫酸。别名:绿矾油、硫镪水、磺镪水。分子式:H2SO4 。分子量:98.1 2. 危险分类: 常规分类及编号:GB8.1类81007 , 原铁规:一级无机酸腐蚀物品。 3. 产品规格: 工业级GB534—82(特种硫酸)含量≥92.5%或98%:(浓硫酸)一级品≥92.5%或98%;二级品≥92.5%或98%。(稀硫酸)≥75%。 4. 产品用途: 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尤其是用于化肥、纤维、无机药品、金属冶炼、纺织、造纸、食品等工业,还用于化学试剂和医药。 5. 理化特性: 浓硫酸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由于纯度不同,颜色自无色、黄色至黄棕色,有时还有浑浊状的现象。强腐蚀性。浓硫酸有明显的脱水作用和氧化作用,与可燃物接触会剧烈反应,引起燃烧。相对密度1.834;熔点10.5℃,98%硫酸+3℃,93%硫酸-32℃。能任意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高热,会使酸液飞溅伤人或引起爆炸。所以在混合时只能把硫酸慢慢地倒入水中加以搅拌,绝不可把水倒入硫酸。硫酸具有酸类的通性,其化学性质如下: 能与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并放出高热。 76%以下的稀硫酸能与锌、铁等活泼金属起反应,生成盐并放出氢气。 能与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沸点较低的酸形成盐共热,或与强碱弱酸盐反应,可生成新盐新酸。 能与有些有机物起磺化作用生成磺化物。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在铁容器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保护层,因此可用铁罐装运浓硫酸。当与铜、碳、硫共热,这些物质被氧化,而硫被还原成SO2。 浓硫酸具有脱水和吸水作用,因此能从蔗糖、稻草、木材、棉麻织物、纸张等碳水化合物中脱水变成黑色的碳;对皮肤能引起严重的脱水和灼伤。在有机制备时,利用其脱水作用制乙醚和酯类。 6. 危险特性: 急性毒性:LD50 2140mg/㎏(大鼠径口):LC50 510mg/M3 ·2h(大鼠径口):LC50 320mg/M3·2h(小鼠径口)。硫酸的酸雾最高允许浓度为2mg/M3。浓硫酸遇水放出大量的高热,可发生沸溅伤人。与易燃物和可燃物接触发生激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会猛烈反应,发生燃烧或爆炸。有强烈的吸水性和强腐蚀性。 7. 储运、装卸、使用注意事项及泄漏应急处理: 一般少量的硫酸可用耐酸坛、陶瓷耐酸罐或塑料耐酸罐,外加木花的木格板箱包装,用石膏等耐酸材料密封坛盖。储存于干燥、通风的仓库,避免日晒,不可接触热源和火种,严防漏水受潮。应与易燃或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氧化剂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时,要注意个人防护。大量浓硫酸用铁罐包装,专用槽车运输,卸至低位酸槽,然后用耐酸泵送入储酸槽。 若硫酸泄漏,应先设法止漏,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非工作人员出入,不要直接接触硫酸,并迅速挖坑或构筑围堰,将硫酸回收,清场可用石灰中和,并用大量清水冲洗,稀释后的酸水送到“三废”处理站,处理后排放。 8. 硫酸对生理的反应: 基本形态: 液体 安全浓度:1毫克/米3 最大允许浓度:2毫克/米3 中毒浓度:0.02毫克/升 嗅觉能感觉到的最低浓度:无嗅 进入人体方式:吸入雾粒 生理作用性质:脱水刺激作用 生理反应: 皮肤损坏:硫酸侵蚀后,轻者局部发红疼痛;中等者烧成水疱,周围大量冲血;重者可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烧成焦黑色,与高温或蒸汽接触后的症状与重度烫伤相似,皮肤烧伤后期可结成灰色痂皮。 粘膜损害: 眼结膜受酸气刺激可发生急性结膜炎,如发红、流泪、疼痛羞明等,但不太严重。鼻粘膜刺激有鼻干、流涕、喷嚏。咽喉刺激有咽喉干燥、咽下疼痛、咳嗽等。 牙齿损害:急性者或慢性者有齿面逐渐变糙或纵形凹纹,感觉牙齿发酸、疼痛。重症者牙根动摇,牙龈出血,牙齿变黑等。 全身性中毒:误吞入硫酸后,口腔强烈疼痛,咽喉、食道和胃部均有强烈烧灼感。初猛烈呕吐,吐出酸性物质,后可能吐出咖啡色物或混有鲜红血液,甚至可见呕吐物中有食道或胃的粘膜。重者伴有腹泻,大便中带粘液或带血。咽喉上部、气管如烧伤可能引起急性声带狭窄、呼吸困难、全身也可发生出冷汗、剧烈疼痛、血压下降而休克。严重者可并发胃穿孔、声带水肿、狭窄、心力衰竭或肾脏刺激症状,均可有生命危险,有的在急性休克期死亡。 预防法:密闭、防护工具如橡皮衣服、手套、套鞋、眼镜、口罩等丝绸或毛织品工作服。工作期间常用1—2%小苏打水漱口。 急救与治疗: 1. 皮肤烧伤者立即用大量清水或2%苏打水冲洗,如有水疱出现须再涂以红汞或龙胆紫溶液。 2. 眼、鼻、咽喉受刺激,可用温水或2%苏打水冲洗或含漱,咽喉急性炎症者可以咽下冰块。 3. 牙齿长期受蒸气腐蚀,产生剧烈疼痛或牙根动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