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青少年德育工作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ocVIP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青少年德育工作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青少年德育工作中的价值及其实现   【摘 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在青少年德育中具有丰富青少年德育素材,彰显青少年德育的生命力、影响力和渗透力;潜移默化地对青少年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激发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价值。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价值的实现,需要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青少年教育体系中,构建良好的德育平台;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青少年的生活与实践中,提升自我德育意识;营造接受传统节日文化的良好氛围;完善青少年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机制等多种途径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青少年德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3-0129-03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道德资源,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国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在历史长河中产生、发展,其历史悠久。2007年12月,国务院将除夕、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4个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纳入法定节假日是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尊重和热爱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具体表现,在传统节日中人们的道德水准、生存模式、价值理念、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民族精神均会得到释放与升华。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主要蕴意   1. 天人合一,追求和谐   中国人,自古以来追求天地人的自然通融,天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体现了古人敬畏天地,不逆天时,顺时而动,万物皆会循环转化,人与天地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与二十四节气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天人协调。传统节日的设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将朴素的自然观融入其中,是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天人之情的生动写照”,每个中华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来源之处与形成的必要条件,都蕴含了和谐的思想。在农业社会,农民靠天吃饭,为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自古中国农民有祭拜天地的习俗。中国传统节日因循了祭拜天地的礼仪,传统节日及其产生的节日习俗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2. 乐观向上,热爱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传统节日由禁忌迷信转向娱乐放松的佳节良辰。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许多休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如元宵节“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绚丽,清明节“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的热闹,端午节“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方兰”;“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鬓”的闲适,重阳节“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的远眺。这些都是广大民众积极参与中国传统节日、对生活无限热爱的生动体现,我国传统节日的休闲娱乐活动与日常生活水乳交融,构成人们生活世界的独特支撑。   3. 贵“和”持“中”,家庭为重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坚持中庸,崇尚忠恕。“和”与“中”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人对健康、和谐生活的追求都能体现在中国传统节日之中。如冬至节,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几乎每个节日都有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传统节日把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与关怀融入对家庭的感知中,趁此机会也为家庭成员提供了周期性的团聚来交流感情,不断加强家庭内部关系的和谐,增强凝聚力,表达了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和家庭观念。每个人通过实现小家、小团体的和谐,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4. 饮水思源,慎终追远   中华传统节日习俗源远流长,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土壤之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在传统节日中,中华各族儿女,海内外华侨,不分民族,不分地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庆贺自己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同祖同宗和爱国精神有利于中华民族形成和强化统一的文化价值观,孕育着身后的民族精神。”如清明节就蕴含了鲜明的民族情感与爱国精神,每年的清明节都有大量的游子回故乡扫墓祭拜,缅怀亲友、追念祖先。而现在,缅怀亲友的同时,也在清明节悼念烈士,缅怀先烈,追忆战争年代先辈们为民族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让青少年了解先辈们的奋斗历史,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   二、中国传统节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