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讲稿.doc.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泌尿系结石讲稿.doc

泌尿系结石 尿石症是泌尿系常见疾病,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的统称。结石活动所致的绞痛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多数原发于肾脏和膀胱,结石形成后除自动排出或介入碎石后排出、以及手术取石外,很难“自溶”。结石的存在容易造成尿道的梗阻及继发感染等,若延误治疗或处理不当,会损坏肾功能引起尿毒症,甚则危及生命。本病好发于青壮年,20~50岁者占90%。男女之比为2~2.9﹕1,在我国沿海,西北,西南地区多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在我国原发性膀胱结石的发病率已明显降低,而肾结石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近20年来对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有了很大进展,90%左右的结石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获愈。 本病急性发作时腰腹部突作剧痛,如绞如折,常及少腹或向会阴部放射,平素有持续腹部隐痛,常伴血尿,或从尿中排出砂石,属中医的“砂淋”,“石淋”,“血淋”及腹痛范畴。 一、病因病理:西医的尿路结石形成与机制 尿石症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尚未充分认识,尚待进一步研究完善,一般认为尿中晶体过多(超饱和状态,草酸盐,尿酸盐,磷酸盐等)或晶体聚会抑制物质(焦磷酸盐、粘多糖、多肽、尿素等)减少,以及成核基质的存在是形成结石三个主要因素。 1.全身性因素 (1)代谢紊乱 高血钙,高尿钙(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者)可使尿酸钙增加,痛风者,尿酸增高,这种高浓度化学成分损害肾小管,使尿中基质增多,盐内析出,皆易形成结石。 (2)饮食结构 儿童因动物蛋白质,维生素A摄入不足而易形成膀胱结石。饮食中动物蛋白、精制糖摄入过多,纤维素摄入减少可促成上尿路结石。一般说来,饮食质量越高的人群,结石位置越高;营养状态差的结石位置越低。尿石好发于20—50岁,男女,男性高峰期为35岁,女性有两个高峰期:30岁及55岁,与饮食质量有关。 (3)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乙酰唑胺、氨硫脲、索密痛偶可形成结石;磺胺类药物易在酸性尿中析出结晶引起尿结石;维生素D摄入过多可引起上尿路结石;大量摄入维生素C会使尿中草酸含量明显增加而引起草酸钙结石。 (4)遗传因素 部分病例有家族倾向。与遗传有关的先天性胱胺酸代谢紊乱所致的胱胺酸结石。 (5)生活环境 气候,水源,长期进食含钙量高饮食或药物,与结石发生有一定关系。 2.尿液因素 (1)尿中形成结石物质排出过多 如钙、草酸、尿酸排出量增加。长期卧床,骨质脱钙,尿钙升高,尿流不畅,并发感染,易成结石。 (2)尿pH值改变 尿液过酸易产生尿酸结石、胱胺酸结石;磷酸镁铵及磷酸钙结石在碱性尿中形成。 (3)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物质减少 枸橼酸、焦磷盐酸、酸性粘多糖、镁减少易产生结石。 (4)尿量减少 浓缩使尿内成石浓度增高。 3.局部因素 (1)尿液淤滞 泌尿道解剖结构异常致.尿路梗阻 尿流障碍,易使尿中晶体沉淀,形成结石。 (2)尿路感染 脓球,坏死组织,菌落成为结石核心,有的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能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PH↑(碱性),易形成磷酸钙和碳酸钙结石。 (3)尿路异物 尿中结晶易附于异物形成结石。 4.结石的成分与性质 (1)草酸盐(钙)结石在我国最常见,含钙多,棕褐色,坚硬,粗糙不规则,呈桑椹状,X线片上显影佳,多在上尿路。 (2)磷酸盐结石(钙、镁、铵)灰白色、黄色或棕色,质脆,表面粗糙,多形成鹿角状,X线片上显分层影。 (3)尿酸盐结石 黄或红棕色,质硬,表面光滑,线片上不显影,多在肾、输尿管。 (4)胱胺酸结石 淡黄或黄棕色,X线不易显影。 尿酸盐结石和胱胺酸结石B超下可见强光团。 5.结石所在的部位 (1)肾结石 原发,位于肾盏或肾盂,单个或多个,可呈鹿角状(铸状)。 (2)输尿管 多来源于肾脏,可滞留于输尿管任何一段,以三个生理狭窄部为多见。 (3)膀胱结石 小儿及老人多为原发,其余多来自上尿路,逐渐增大,可形成尿路中最大的结石。 (4)尿道结石 多来源于膀胱。 6.结石引起的损害 (1)直接损害 结石较大而表面粗糙,易使黏膜损伤,形成溃疡,粘膜受到结石长期刺激可生成息肉,甚至癌变。 (2)梗阻 结石以上的输尿管,肾积水,被动地代偿性扩张,变性,乃至肾功损害。 (3)感染 尿路被结石梗阻,尿液滞流,易继发感染。如肾盂肾炎,脓肾,肾周围炎,膀胱炎等。 三、诊断要点 (一)疼痛 1.上尿路结石 肾结石多较固定,故多为钝性隐痛,胀痛;只有较小结石活动或嵌于肾输尿管连接处,或滑嵌于输尿管内的结石,由于移动引起痉挛而发作绞痛,一旦运动停止,绞痛消失,两者绞痛均可向腰腹,会阴及大腿内侧放射,此种疼痛常如折,痛不可耐,辗转不安,肢冷汗出,恶心呕吐(腹膜后器官痉挛刺激的反射性表现,如脱如厥,可出现疼痛性休克), 2.膀胱结石多于排尿时疼痛,向阴茎头部放射。 3.尿道结石则茎中作痛。 (二)血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