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设计第二讲(下).doc

专题一: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设计第二讲(下).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一: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设计第二讲(下)

专题一: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设计 第二讲(下) 第二讲(下) 历史专题教学电子讲稿 第二讲(下) 三、提高专题教学效率的几个方法 高中历史新课程结构的突出特征,是以模块——专题式的课程结构取代以往的通史式课程结构。随之而改变的是过去一学期一本历史教材的教学时间恒定模式,代之以36个课时一个模块的时限性模式;又由于新历史课程内容组织的线性序列,课程内容以多开端、多系列、多层面的方式构建,使新教材较之以往的旧教材出现了跨度大、跳跃大、难度高,内容多等特点。这就使得:“如何在36个课时里,既完成一个模块教学,又实现历史新课程标准目标”的问题,成为新课程给历史教师带来的严峻挑战之一。 首先,对高中三年将实施的历史模块教学有一个大致的内容(主要指选修模块的数量和内容)和时间上的计划和安排。是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时限性特征之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工作。 新课程的模块教学结构,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特别注重教学的整体性和计划性。主要包含两层含义:首先36个课时一个模块,不要随意打破。否则无限制的拖延模块的教学时间,打乱的是学生的整个高中学习计划;其次在教学时序的安排上,新课程打破过去,从内容到形式上天下一统的僵化恒定模式,显现出更加灵活的特点。新课程的模块教学时间安排,可以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高考方向选择和选修模块内容的不同、师资力量配备等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灵活机动的部署。不同的学校或同一学校不同的学生之间,在历史模块必修课的教学时间安排上就可能呈现出同学们先修后修(适当的调整三本必修模块的教学顺序)、快修慢修(课时量分布的不均匀)等差异。在历史的选修模块的教学时间和内容安排上更是会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很显然该变化是贯彻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的基本要求。但这些变化,要求我们一定要规划三年教学内容(主要是选修模块)和教学时间。既要考虑历史学科的整体性,还要考虑学生整个高中学习领域的整体性。所以该项工作应由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协作完成。这正符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学校和教师都是新课程的研发者”的精神。 第二,对即将实施教学的模块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是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时限性特征之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 新教材的时限性特征就意味着,教师过去翻开教材就开始讲,严格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面面俱到的教学已无法继续;教师年复一年就是一本教材一本教参的生存状态已被打破;教师随意处理教材和拖延模块教学时间被打破。如何在36个课时里完成一个模块教学,怎样进行一个模块的设计、一个单元的设计、甚至是一课内容的设计、教师与学生活动课时分布、学生的作业类型、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等等,都是我们在实施教学之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当然一个模块的设计,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教师们联合设计和集体备课。 第三,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是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时限性特征之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