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04上高中选修生物.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4上高中选修生物

南一版高級中學 104 學年度上學期 三 年級 選修生物(上) 課程計畫 迄週次 起迄 日期 使用教材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節數 評量 方法 重大議題融入 一 / | / 第一章 生物體的基本構造與功能: 1-1生命的起源與演化 1. 了解人類探索生命起源的過程。 2. 知曉無生源說和生源說的辯證過程及科學家如何收集證據。 3. 知曉自然發生說(無生源說)與新自然發生說的差異所在。 4. 知曉科學家在探索生命起源時,如何在實驗室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將小分子合成大分子,甚至於合成生命等。 5. 知曉早期為何只有異營生物存在,接著才有自營性的生物慢慢演化出來。 6. 知曉並能說明生物多樣性的起源。 1. 無生源說指生命可以隨時自然發生。生源說指生物必須來自於生物。新自然發生說指第一個生命或第一個生物是藉由自然界中無機物之一連串化學作用形成。 2. 早期地球的環境是一個充滿還原性氣體及輻射能的環境,有利於有機物之形成。早期地球的水域應是充滿有機物之水域環境,生命在此形成。最早的生命(物)可能利用環境中現成有機物當能源,是故異營性生物之遺傳結構簡單。 3. 早期地球之環境充滿各種輻射線,有利於基因之突變及遺傳歧異度之增加。因族群之增加,故個體彼此間競爭將逐漸劇烈,此會導致生物族群開始分化。當環境中之有機物減少時,自營性(光合作用)生物開始出現,大氣中氧的濃度也逐漸增高。 4. 內共生是由瑪格麗斯所提出。在電子顯微鏡下,有些真核細胞之胞器與原核細胞類似,為內共生之證據。 3 測驗卷、口頭測驗、紙本報告、小組討論 ■ 生命教育 □ 性別平等教育 □ 法治教育 □ 人權教育 □ 多元文化 □ 環保教育 □ 永續發展 □ 消費者保護教育 ■ 海洋教育 □ 家庭教育 □ 健康促進 □ 品格教育 ■ 環境教育 二 / | / 1-2細胞的化學組成 1. 了解構成細胞的各種化學成分(包括水、無機鹽類、醣類、蛋白質、脂質、核酸及維生素)之特性與功能。 1. 原生質的組成分包括水、無機鹽類、醣類、蛋白質、脂質、核酸及維生素等。 2. 水具有極性、內聚力、高比熱等特性,是維持生命的重要物質。 3. 無機鹽類又稱礦物質,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元素,亦是調節生理機能不可或缺的物質。 4. 醣類的分子式通常簡寫為Cn(H2O)n,故又稱為碳水化合物,可分為單醣類、雙醣類和多醣類,是動物體內主要的能量來源物質。 5. 蛋白質由胺基酸構成,胺基酸與胺基酸之間以鍵相連接。蛋白質中的胺基酸序列可作為親緣關係之鑑定。蛋白質的功能有催化作用及維持細胞內pH值的恆定等。 6. 脂質包括脂肪、油、磷脂、類固醇及蠟質。脂肪和油又稱為三酸甘油酯,磷脂是構成膜的主要成分,類固醇為不具脂肪酸的脂質,亦是細胞膜上的重要成分,蠟質為一種含有脂肪酸的脂質,具有疏水的特性。 7. 核酸由核酸所組成,核酸有兩種,一為去氧核糖核酸(DNA),另一為核糖核酸(RNA)。DNA是遺傳物質,結構為雙螺旋,RNA為單股結構,依分子形態及功能區分為訊息RNA(mRNA)、傳送RNA(tRNA)及核糖體RNA(rRNA)。 8. 維生素是維持細胞機能正常所必需的微量有機物,依其溶解度分為水溶性維生素及脂溶性維生素兩大類。 3 測驗卷 ■ 生命教育 □ 性別平等教育 □ 法治教育 □ 人權教育 □ 多元文化 □ 環保教育 □ 永續發展 □ 消費者保護教育 □ 海洋教育 □ 家庭教育 ■ 健康促進 □ 品格教育 □ 環境教育 三 / | / 1-3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1. 了解細胞的基本構造。 2. 了解細胞質中各種胞器的功能及相關性。 3. 了解細胞膜的構造及特性。 1. 細胞膜的構造為脂雙層,組成成分有磷脂、蛋白質、醣類及膽固醇。細胞膜可管制物質進出細胞,故又稱為「選擇性膜」。 2. 細胞內行使特殊功能的小構造稱為「胞器」,胞器包括有核糖體、內質網、溶體、高基氏體、液泡、微粒體、粒線體、中心粒及葉綠體等,使得細胞內的各種化學反應能同時進行而互不干擾。 3. 細胞骨架由蛋白質纖維組成,布滿於細胞質內,具有維持細胞形狀、使細胞改變形狀或具有運動能力,並可協助細胞分裂時染色體的分離。 4. 核糖體由rRNA及蛋白質組成,呈顆粒狀,是合成蛋白質的重要胞器。 5. 中心粒由蛋白質組成,與細胞分裂及鞭毛、纖毛的形成有關。植物細胞的中心體中不具有中心粒。 6. 內質網是由膜摺疊成的扁囊狀或細管狀構造,可協助細胞內物質的運輸,不同細胞內的內質網尚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 7. 高基氏體由許多扁平的囊狀膜堆疊而成,與細胞分泌物質的形成有關。 8. 溶體為單層膜,含有多種水解酵素,其功能為參與動物的胞內消化、將受損的胞器分解等。 9. 液泡為單層膜,在不同的生物細胞裡,有不同的大小、形狀和功能,如植物的中央大液泡、伸縮泡及食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