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中国历史地理
一、名词解释:
1、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学科。从时间上讲,历史地理学主要主要不是研究史前时期,即地质时代的地理环境变化,也不是主要研究当代地理环境的问题,而主要是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变化及人类发展关系的问题。
2、禹贡学会: 1934年由顾颉刚、谭其骧发起,联合当时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和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师生,成立禹贡学会,并创办《禹贡》半月刊,禹贡学会的宗旨和《禹贡》半月刊的内容,主要以沿革地理为主。《禹贡》半月刊自1934年创刊至1937年,共出版7卷82期,发表文章708篇,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对历代地理志的校补,历代疆域政区沿革的考订,河道、水利、交通的变迁与兴废,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变迁,以及对古代地理著作的研究等。禹贡学会还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界造就了大批研究人才,后来的史地三大家侯仁之、谭其骧、史念海当时都是禹贡学会的成员。禹贡学会推动了我国近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沙漠化:是指干旱及半干旱地带,在人类历史时期,由于人为因素作用并受自然条件影响,在原非常沙漠地区产生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我国历史时期沙漠化类型分为两类。首先,在历史时期原不是沙漠的地方形成沙漠,称东部草原和荒漠地带。第二,原理啊就有沙漠存在,历史时期进一步扩展,主要分布在西部荒漠地带。
贝壳堤:是由贝壳物质堆积形成的沿岸沙堤,是发育在海滩上与海岸线平行排列的自然陇岗,贝壳堤可作为海岸演变的标志。
禹贡九州:九州是不存在的,是后代人们理想化的认识。九州是假定的夏、商、周时期的行政区划。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地理区域观念。九州包括冀州、蓘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凉州、徐州。后来,九州便演变为中国的代称。
长城:长城是古代一种由城墙项链的城堡形成的漫长的防御体系,是冷兵器时代边境地区重要的防御工事。狭义长城指的是东起鸭绿江口、西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为明代所修筑。广义长城包括历史时期除明长城以外在我国境内修筑的位于其他地方的长城。
九边:明代为加强长城的防御力量,在长城全线划分9镇称为九边,分别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
京杭大运河(注意自己总结):
移民
指具有一定数量、一定距离,在迁入地居住一定时间的迁移人口。
经济区域
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成的经济地理单元,在这个有限的地理空间内,相关的经济活动彼此相互依赖,表现出明显的同质性和群体性,与外部有着比较明确的组织边界和空间边界,从而构成相对独立的经济地域单元,这是广义的经济区域。
二、简答题:
简要叙述近一万年来我国气候冷暖变迁过程(主要是具体时间段划分)
从新石器时代到现在,我国的气候有冷暖干湿的波动变化。关于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分期,一般划分为8个时期。从距今1万年到现在,我国气候变迁大致可分10个时期:
距今1万年到距今8000年,气候较为寒冷
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间,仰韶温暖期
距今8000~5000年间,气候较为温暖
距今5000~4500年间,相当于屈家岭文化时期,气候有短暂降低
距今4500~3000年间,龙山文化时期至殷墟时代,气候较为温暖
西周寒冷期 (公元前1100年左右)
春秋至公元前1世纪(西汉末)气候温暖
公元前1世纪至6世纪(东汉至南北朝)气候寒冷
7至10世纪(唐北宋时期)气候温暖
1000至1200年(南宋时期)气候寒冷
1200-1300年(元代)气候温暖
14世纪至清末(明清宇宙期)气候寒冷
二十世纪以来气候有增暖也有降温
20世纪初至40年代,我国的气候处于增温状态。
20世纪40年代以后气候进入降温时期
简述全新世中期森林植被分布状况(名称、地理范围)
全新世是地史年代的一个阶段,是第四纪的第二个阶段,即从距今1万年到现在的这段时间。全新世中期大致相当于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的时间段。
全新世中期我国植被按类型可分为森林、草原、荒漠三种。大致东部是森林区,森林区往西为草原区,草原区往北往西为荒漠区。东部森林区和草原区的分界线大致在大兴安岭-大马群山-晋陕长城-六盘山北端-乌鞘岭-日月山-西顷山-岷山-邛崃山-大雪山一线。
温带森林区,植被为温带针阔混交林,主要在大兴安岭山地北段。
暖温带森林区
暖温带针阔混交林,主要包括小兴安岭地区、长白山区、辽西与内蒙昭乌达盟南部丘陵山地、黄土高原西部、陇西、宁夏南部、青海东部沟壑丘陵区。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与辽东半岛等地。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夹杂亚热带种属,主要包括燕山与京津唐平原区、河北平原、山东半岛、黄土高原中北部陕北、陇东、山西中部、北部丘陵沟壑区。
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