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CS存储方案测试结果文档(初稿)
存储方案测试报告一、测试背景介绍由于目前各医院大型设备及检查量增加较快,目前我们PACS系统在图像上传方面速度较慢,已不能够完全满足业务需求,与其他厂商产品比较已无优势,所以在此方面急需优化改造。通过研究讨论确定了一套新的存储架构方案,此文档为新旧方案测试对比,已验证新方案的可行性。二、新旧两种存储方案介绍1.原PACS存储方案采用SAN存储结构,阵列通过SAN交换机挂接在“主机服务器”上,由“主机服务器”联入LAN对外提供数据库服务、FTP文件存储服务。此方案,存储扩容没有问题,但无法通过简单的增加服务器,增加图像访问速度,并且大量的数据网络交换,占用了大量的LAN网带宽。2.新PACS存储方案“存储服务主机”前端增加高速交换机,“存储服务主机”对外提供NFS协议,PACS相应服务器(归档服务器、DICOM SERVER服务器、HTTP FTP SERVER)通过NFS协议直接访问“存储服务主机”提供的磁盘,从而实现每台PACS 服务器都可以访问到所有数据磁盘空间。当客户端下载数据时,可以通过服务器均衡负载同时从多个服务器中访问下载影像数据,从而加快下载数据。三、方案测试比较1、服务器及阵列硬件环境等待补充2、多方案测试1)测试一:分别采用新旧两种方案进行单点上传图像测试,测试数据如下:上传20个MR检查,每条检查600幅图像,每个检查时间间隔5秒上传10个DSA检查,每条检查10幅图像,每幅图像80.4M,每个检查时间间隔5秒测试机配置如下: CPU: Intel(R) Core(TM) 2 Duo CPU T7300 @ 2.00GHz 2.00GHz 内存:2G 操作系统: winxp测试结果如下: 原方案新方案单位设备100M网络设备1000M网络设备100M网络设备1000M网络测试类型MRDSAMRDSAMRDSAMRDSA总共用X1827231615131479秒平均每副用时0.2258.69XX0.1522.710.1314.34秒/幅注:1、单幅图像用时计算结果小数点后第三位有值即进位 2、计算单幅图像时间时从总时间中去除检查间隔时间5秒 3、设备100M网络情况下,新方案优势很明显,故未做原方案设备1000M网络情况测试从测试结果看,新方案远远优于原方案,故后面测试只测试新方案模式的的情况。2)、测试二:新方案下9个客户端同时上传图像,网络100M,测试结果如下测试机一配置:Intel 酷睿2单核 SU3500 1.4 GHZ内存:2G 系统:vista同时模拟2台设备上传CT图像:0.40 秒/幅测试机二配置:T9400(双核心) 2.53 GHz ?内存:4G 系统:windows 7同时模拟2台设备,分别上传CT图像和MR图像: 0.30 秒/幅测试机三配置:Intel core(tm)2 duo Cpu T6570 2.1GHZ 2.09HZ内存: 3G同时模拟2台设备,分别上传11M DR图像、80.4M DSA图像:DR :15.33秒/幅 DSA: 23.04秒/幅测试机四配置:CPU: Intel(R) Core(TM) 2 Duo CPU T7300 @ 2.00GHz 2.00GHz 内存:2G 操作系统: winxp模拟一台设备,上传11M DR 6.9 秒/幅测试机五配置:CPU:p8600,2.4GHZ内存:4G系统:Windows7同时模拟2台设备,分别传ct图像、8M CR图像: CT: 0.23 秒/幅 CR: 5.3 秒/幅通过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DR、DSA等大图像传输速度比原方案单点测试速度还快。新方案优势很明显。另外可以看出模拟设备工作站的配置对其速度也有一定影响,可见新老设备图像传输速度上有所差异。通过对网络观察,100M网络已是瓶颈,服务器存储架构在此测试环境下无压力。3)、测试三新方案下模拟多台设备(9台以上,大数据量),网络1000M情况下测试服务器压力注:本地连接:DICOM服务器与存储设备网络本地连接三:DICOM服务器与医疗设备网络 DICOM服务器与存储网络利用率一直未超过50%,目前环境下瓶颈在DICOM服务器与设备网络上。4)、测试四新方案下模拟多台设备(9台以上,大数据量),网络1000M情况,增加DICOM服务器与设备网络带宽,测试DICOM服务器与存储网络压力。DICOM服务器同过不同服务分别绑定两块网卡与设备进行接通注:本地连接:DICOM服务器与存储设备网络本地连接3:DICOM服务器与医疗设备网络本地连接3:DICOM服务器与医疗设备网络通过测试分析,DICOM服务器与存储设备网络最高利用率只有50%多点,可见此存储架构完全适用目前医疗网络。可通过增加DICOM服务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