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又一个潜伏者:刘人寿盗发淮海战役关键情报(图).docVIP

要点又一个潜伏者:刘人寿盗发淮海战役关键情报(图).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要点又一个潜伏者:刘人寿盗发淮海战役关键情报(图)

又一个潜伏者:刘人寿盗发淮海战役关键情报(图)   1948年夏,吴仲禧到徐州总部机要室看作战地图。见军用地图上详细标明了双方部队的驻地番号兵种等,把东起海州西至商丘的整条战线反映得清清楚楚,当时他默记了一部分。第二天他又把主要部署用笔记了下来。这份被后世称为《徐州剿总情报》的密电由刘人寿发到了延安。   刀尖跳舞 潜伏上海的我党情报人员刘人寿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深入敌人内部,搜罗核心情报,犹如“与虎谋皮”,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他们斗智斗勇,变换各种角色,游刃于敌人的眼皮之下,宛若在“敌人刀尖上跳舞”的精灵。   今天,我们要认识其中的一位。他出生在上海,“潜伏”在上海,成就在上海,亦安息在上海。他叫刘人寿,解放前是上海战略情报工作负责人,当时由中共情报奇才潘汉年直接领导。   刘人寿17岁奔赴延安,在亲耳聆听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教诲后,树立了坚定的革命信念,鼓舞他度过了日后在敌区从事情报工作的漫漫长夜;他19岁“潜伏”敌区,入龙潭、闯虎穴,与众多革命志士结下不解之缘……   斯人已去。近日,记者走进刘人寿的老房子,追寻他的足迹。陪伴刘老最久、刘老的次子为我们讲述了他父亲的传奇一生。 刘人寿生前摄于家中的照片 刘人寿电台61年前发出的密电。如今成为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馆重要展出内容。图中人物照片由左到右依次是吴仲禧、刘人寿、潘汉年。   “移花接木”救李白   故事要从上海人较为熟悉的李白烈士讲起——   虹口区黄渡路107弄15号,有一幢砖木结构三层新式里弄建筑。这里是李白烈士在上海最后的居住地,也是他工作、被捕的地方。每逢节假日,这里有大批上海市民前来瞻仰烈士风范。“战斗在敌人心脏”、“永不消逝的电波”等词汇再一次将人们带回那个令人揪心的时刻。   那是李白1942年9月被捕的时候。当时,和李白本不是一个系统的刘人寿,却最早得知这一消息。当时,刘人寿因电台被破坏,经潘汉年介绍,认识了在新闸路常德路一个矮平房里开设“源源无线电行”的涂作潮,希望他帮忙建电台,以便尽快与延安取得联系。   一天,涂作潮慌慌张张来找刘人寿,说与他有联系的一座电台已被破坏,报务员被捕,涂本人已不能回家。这时,刘人寿才知道与涂有联系的电台即是李白电台,该台设在许彦飞所找的房屋中。   李台被侦破后,许彦飞和照管李白夫妇生活的张建石要设法营救李白。由于张建石与属刘人寿一部的张建良相识,便要求张建良帮助营救。张建良有位颇有胆识并富有正义感的黄埔好友,能与日方取得联系,他同意营救李白,但要求了解李白被捕后的口供,然后才能采取行动。   张建良经过打听,得知李白虽经日方多次刑讯,但并未暴露身份。情况摸清了,“移花接木”的营救方案也成熟了:即把李白电台说成重庆国民党电台。由于日方把战略重点放在与重庆搞“全面和平”之时,释放一个重庆的报务员,乃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   不久,张建良获知消息,日方已允考虑释放。许彦飞帮助觅了铺保,由李夫人裘慧英去“七十六号”办了保释手续,才把李白营救出来。   李白获释后,刘人寿曾奉命征求李白的意见:“是要去解放区,还是继续留在上海工作?”李白说:“组织上认为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从此,李白在张惟一、刘人寿的领导下继续在上海从事地下电台工作,直至最后被捕牺牲。   1949年,一个下着雨的下午,一名女情报人员向化名“竹先生”的刘人寿传来消息,刘人寿非常激动,立刻给李白打电话,但没能打通。直到傍晚,他又试着给李白打电话。结果对方说,李白生病住院了。他开始感到情况不对,前几天还见过面的呢。   担心出事,刘人寿叫了辆黄包车送女情报人员去火车站。回家之后,刘人寿才得知,李白已不幸落入敌人魔掌。   这次,刘人寿想尽办法也没能救出李白,这成了他最懊悔的一件事。他曾说,李白同志已经被捕过,而且差点丢了性命,原则上不适宜再在上海工作。当后来得知李白还是一位老红军时,刘人寿的懊恼之情愈加深切。   打入岩井公馆魔窟深处   抗战期间,潘汉年潜回上海。通过袁殊牵线,潘汉年假意与日伪合作,将中共情报人员打入当时驻沪领事岩井英一的情报机构——“岩井公馆”。这其中就有经香港返沪的刘人寿。   岩井公馆与其他军事情报机关不同,不搞行动,专门搜集中国的战略情报。刘人寿进入岩井公馆后,在顶楼掌管了一部电台。他每天抄收延安新华社电讯,选择部分内容交给日本人。   在刘人寿的隔壁,有个日本特务翻译组。日本翻译遇到无法翻译的汉字,便向刘人寿请教,刘人寿借机获得情报。一天,刘人寿被日本翻译叫去解答问题,迎头碰上突然到来的岩井英一。刘人寿刚走,岩井英一就询问日本下属:这人经常来这里吗?幸亏日本翻译说:“这人不叫不来。”   一天晚上,刘人寿正在顶楼操作电台,突然闯入一伙日本海军特务,抄下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