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章 元代杂剧和南戏.pptVIP

  1.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1第一章 元代杂剧和南戏

第一章 元代杂剧与南戏;阅读与参考书目 一 元代社会 二 杂剧的产生与发展 三 关汉卿的杂剧 四 王实甫、马致远、白朴 五 元杂剧前期其他作家 六 杂剧南移与后期作家 七 明代杂剧 本章小结;阅读与参考书目: 王学奇主编《元曲选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王季思等编《元杂剧选注》,北京出版社,1980 俞为民、孙蓉蓉《历代曲话汇编》,黄山书社,2006 李修生主编《元曲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李修生《元杂剧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方龄贵《古典戏曲外来语考释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王学奇、王静竹《宋金元明清曲辞通释》,语文出版社,2002 罗锦堂《元杂剧本事考》,顺先出版公司,1976年 张维娟《元杂剧作家的女性意识》,中华书局,2007年 ;一 元代社会;沥窄试烃绅膀嘉煎荣萨棠昔辨菏堰历奔仙寸镰赋农贾庆育弥射苔互戴缓饵01第一章 元代杂剧和南戏01第一章 元代杂剧和南戏;汉化与发展:发展生产,兴学办校 农业:《元史·河渠志》:“内立都水监,外设各处河渠司,以举兴水利,修理河堤为务。” 手工业发展,形成大都市 大都:“通衢交错,列巷纷纭”,“城南之走城北,去而晨,归而昏。”“华区锦市,聚万国之珍异;歌栅舞榭,选九州之秾芬。” 杭州:关汉卿《杭州景》:“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家楼阁参差,并无半点儿闲田地。……普天下锦绣乡,寰海内风流。”;商业:注重海外贸易 文化:注重教育。 中统年间设立十道提举学校官; 至元六年(1269),令诸路官府子弟入学; 二十四年(1287)又立国子学; 二十八年(1291),令“江南诸路学及各县内设立小学,选老成之士教之,或自愿招师,或自受家学于父兄者,亦从其便。” 此外,还设立专科学校,中统二年(1261)令诸路设立医学;至元二十八年(1291)令诸路设立阴阳学等。 ;社会等级划分: 人分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在官场中,汉官也受严格控制。 《元史·百官志序》:“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一代之制,未有汉人、南人为正官者。” ;元朝民族等级表 等级 名称 民族 第一等 蒙古人 蒙古族 第二等 色目人 原西夏人和畏兀儿人等 第三等 汉 人 原金统治区的汉族和契 丹、女真等族 第四等 南 人 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和 其他民族 ;文人的处境不幸,科举废立无常,“书会才人” 到仁宗皇庆二年(1313)十月:“科举事,世祖、裕宗累尝命行,成宗、武宗寻亦有旨,今不以闻,恐或有沮其事者。” 明人胡侍《真珠船》:“中州人每每沉抑下僚,志不获展,……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怫郁感慨之怀,盖所谓不得其平而鸣焉者也。” ;二 杂剧的产生与发展;北齐、隋末的《兰陵王入阵曲》、《踏摇娘》——戏曲的雏形 《旧唐书·音乐志》:“大面出于北齐。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挥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 《教坊记》:北齐有人姓苏,(鼻包)鼻,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则殴其妻。妻衔悲诉于邻里。时人弄之。丈夫著妇人衣,徐步入场,行歌。每一叠,旁人齐声和之曰:“踏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谣;以其称冤,故言苦。及其夫至,则作殴斗之状,以为笑乐。;唐代—— “参军戏”。 角色有“参军”和“苍鹘”。参军——净角;苍鹘——丑角。 李商隐《骄儿诗》“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 段安节《乐府杂录》俳优条:“开元中,黄幡绰、张野狐弄参军。……开元中,有李仙鹤善此戏,明皇特授韶州同正参军,以食其禄;是以陆鸿渐撰词云‘韶州参军’,盖由此也。……” 赵璘《因话录》(卷一):“肃宗宴于宫中,女优有弄假官戏,其绿衣秉简者,谓之参军粧。” 范摅《云溪友议》(卷九):元稹廉问浙东,“有俳优周季南季崇,及妻刘采春,自淮甸而来,善弄《陆参军》,歌声彻云。”;南宋——杂剧。 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传学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宗。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