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普通遗传学》串讲
大肠杆菌噬菌体T4的三点测验(mrtu×+++) 基因型 噬菌斑数 百分率(%) m r tu + + + m + + + r tu m r + + + tu m + tu + r + 3467 3729 520 474 853 965 162 172 33.5 36.1 5.0 4.6 8.2 9.3 1.6 1.7 12.9 20.8 符合系数C = = = 1.23 1.7%+1.6% 3.3% 12.9%×20.8% 2.68% * 接合 转化 第 三 节 细菌的染色体作图 性导 转导 * 3. 中断杂交试验及染色体作图 1957年E.Wollman和E.Jacob设计 Hfr菌株 strs azir tonAr gal+ lac+ F﹣菌株 strr azis tonAs gal﹣ lac﹣ 链霉素 叠氮化物 T1噬菌体 半乳糖发酵 乳糖发酵 * 步骤: 供体受体混合培养 ↓ 隔时取样 ↓ 稀释搅拌,中断杂交 ↓ 在含链霉素的完全培养基上选重组子 ↓ 鉴定重组体基因型 ↓ 记录重组体频率及首次出现的时间 ↓ 分析作图 * 比较F′、F+和Hfr可知 F′因子的特点: ⑴ 是细胞质因子,可携带1至多个紧密连锁的基因。 ⑵ 高频率转移它的基因 ( 如同F因子)。 ⑶ 有极高的自然整合率,且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一定 的 座位上。 Hfr2 ←pro+—leu+—gal+—lac+—F × F﹣ lac- strr F′lac+ strs ×F﹣ lac- strr lac+频率低 lac+频率高 * 第十一章细 胞 质 遗 传 * 第一节 细胞质遗传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称细胞质遗传。 染色体外遗传 核外遗传 母性遗传(少数例外) * 二. 特点 正交、反交遗传表现不同。 F1的表型与母本相同, 后代表型分离不呈孟德尔比例。 连续回交,细胞质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仍不消失。 3. 非细胞器基因及其决定的性状遗传类似病毒的转导。 * 第二节 母性影响 一 . 锥实螺外壳的旋转方向 右旋 左旋 * 第三节 叶绿体和线粒体遗传 紫茉莉的花斑叶色遗传 玉米叶片的埃型条纹遗传 衣藻的核外遗传 衣藻叶绿体基因作图 一. 叶绿体的遗传表现 * 第五节 植物雄性不育性 类型:核不育型(由核基因控制) 细胞质不育型(由细胞质基因控制) 核质互作型(由核基因和胞质基因共同控制) 二. 核质互作不育型的遗传方式 S—胞质不育基因 N—胞质可育基因 rf—核不育基因 Rf—核可育基因 基因型有六种: S(rfrf) 不育 S(RfRf) 可育 S(Rfrf) 可育 N(rfrf) 可育 N(RfRf) 可育 N(Rfrf) 可育 * 第十二章 遗 传 与 进 化 * 第一节 遗传多态性 1. 多态性 (polimophism) 一个基因或一个表型特征在群体内有多于一种形式的现象。 2. 杂合性(heterozygosity,H) 指每个基因座上都是杂合的个体的平均频率。 每个基因座为杂合子的频率总和 基因座总数 H = ——————————————— 一. 多态性与杂合性 * 群体保持遗传多态性的方式 1. 过渡性多态性 定向选择的副产品 a1a2等位基因,a1有利频率会增加 a2不利频率会减少 a1a2杂合体仍存在 2. 平衡多态性 杂合体频率相对持久 通过分裂选择和杂合体先进性的平衡选择保持 3. 中性突变—遗传漂变 * 二. 物种形成的机制 生殖隔离 合子前隔离机制 :阻止受精和杂种合子形成 ⑴ 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