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秦骑兵的渊源、发展和其特点.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秦骑兵的渊源试论秦骑兵的渊源、发展及其特点、发展及其特点 试论秦骑兵的渊源试论秦骑兵的渊源、、发展及其特点发展及其特点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和陕西咸阳塔尔坡秦人墓葬中 发现了秦最早的骑兵俑和骑马俑。二号俑坑内发现的一批骑马俑群,计有陶鞍马 116 匹,每匹马前立有骑兵俑一件。马背上雕有鞍鞯,头上戴着络头、衔、缰。 骑兵俑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提弓状。俑和马的造型准确形象逼真生动,把秦始皇 时代骑兵形象生动展现在人们面前[1]。塔尔坡清理战国的秦人墓葬 384 座,其 中出土了 2 件骑马俑,这是我国古代目前发现最早的骑马俑[2]。有人还从这 2 件骑马俑的姿态与装备分析,认为它们应是战国秦国材官骑士或骑士俑的形象 [3]。故笔者以此为最新考古资料,结合有关我国古代骑兵的文献和考古学资料, 并在一定范围内参考前贤的研究成果,对秦骑兵作进一步的论述,错误之处,祈 请方家给予指正。 一、秦骑兵的渊源 恩格斯在 《骑兵》一文中指出:“马匹用于乘骑和军队编有骑马的部队,自 然首先发生在那些自古以来就产马,而且气候和有青草适于马匹生长的国家。”[4] 在探寻骑兵渊源时,我们不能不首先考虑到游牧民族。他们应是马匹的饲养者, 又是骑马术的发明者,因为他们习惯于马上生活与战斗。 骑马术的发明一般认为是生活在欧亚草原上的斯基泰人——萨尔马提安人、 匈奴人和其他图兰人[5]。希罗多德的 《历史》记载公元前 6 世纪的斯基泰人、 萨尔马提安人已有骑兵。考古发掘说明亚述帝国在提格拉特帕拉三世(前 745— 前 727)时也有骑兵。有人据此认为骑马术源于西方,匈奴人是从西方学来的。 但是杜牧注 《孙子》说:“黄帝险于蚩尤,以中原车徒,制戎翟骑士。”[6]董说由 此引申说:“乃知单骑之兵出于戎狄。”所谓狄,据民族史研究表明,是阿尔泰语 系 tengri 的音译,意为天[7]。他们是匈奴人的先辈。又据 《管子·小匡篇》记载, 周惠王十三年(前 664 ),齐桓公“破屠何而骑寇始服” 。寇指北狄,北狄是春秋时 代泛指匈奴的总称[8]。这两则史料至少说明匈奴先辈的骑兵,与斯基泰人、萨 尔马提安人骑兵同时产生,甚至比他们还早。同时考古资料也证实,在甘肃河西 走廊、酒泉敦煌地区,自古就是氐、羌、大月氏、突厥、匈奴、鲜卑、回鹘等游 牧民族居住生息之地。沿河西走廊的山峡山崖上有大量原始先民雕刻的岩画,如 永昌北山岩画、甘南榆木山岩画、嘉峪关黑山岩画等。这些岩画中有大量远古先 民的狩猎图和作战图,有独人持弓箭猎杀野兽的;也有数名猎手持弓箭围杀野兽 的;还有骑士挽弓猎杀的。据考古学家们的初步研究,认为这些岩画刻于40 00 至 1 万年前,是远古游牧部落先民的文化遗存[9]。又如70 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内 蒙古东部的昭乌达盟宁城县南山根夏家店文化上层第 3 号石椁墓中发现一件“骑 兵猎兔铜扣环”[10],“环外铸有两个骑马人像,其一马前铸一奔兔”,是一件猎人 逐兔的生动造型。据碳十四测定,其上限最早可早到周初或殷末。这些有关骑马 文化考古资料出土地均在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活动范围。所以《左传》上说: “翼之北土,马之所生,无兴国焉。”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其先民与其他游牧民族早在新石器时 代就构成了我国“北方细石器文化系统”[11],在继细石器文化之后,我国北方草 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是动物纹饰的青铜器物群,这习惯上称之为“鄂尔多斯式铜 器”,其中表现草原游牧民族骑士生活的马具和各种武器非常丰富。例如鄂尔多 斯发现了 2 件铜马饰,一件为铜马,马上饰有马鞍;另一件为武士骑马铜饰[12]。 这 2 件铜饰被考古学家认为是西周或春秋时期北方戎狄族文化的典型遗存。再如 在宁夏西吉县和固始县发现了一批“铜人骑马饰”“鞍马铜饰” 。这批文物年代,据 考古专家考证,上限不会逾越西周,下限当在春秋晚期,也为戎狄遗存。史载匈 奴“人不驰弓,马不解勒”[13] 。骑马射箭是他们的特长,“险道倾仄,且驰且射”[14] 。 关于我国中原地区骑兵的出现问题,目前学术界看法不一。传统看法认为, 古代中原骑术是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开始的。但这种说法越来越受到学术界 的争议。殷代甲骨卜辞中的“马乎(呼)、(禽)”,于吾省先生释为“惟命骑射,可以 擒获”,从而认为骑术或单骑在殷代“业已盛行”[16] 。《诗经·大雅·绵》中的“走马” 一辞,顾炎武释为“单骑之渐” 。春秋时,晋大夫子旃曾以良马二,供他的叔夫与 兄弟做单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