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戏曲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发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闽东戏曲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发展.pdf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 (哲学社会科学版) (总第121期) 闽东戏曲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发展 刘 艳 摘 要:闽东戏曲剧种众多,具有闽东特色的平讲戏、北路戏、四平戏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多元文化冲击下,挖掘闽东戏曲剧种,探索闽东戏曲的出路,直视闽东戏曲的生存危机,以此弘扬和 保护闽东戏曲文化。 关键词:闽东戏曲;剧种;传承;保护 闽东戏曲艺术千姿百态,珍稀剧种众多,包括 音亲切、平俗易懂,故得此名。 “平讲戏”用闽东各 平讲戏、四平戏、北路戏、闽剧、越剧、京剧、杖头木 地方言演唱,自产生之始就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1] 偶、提线木偶、布袋木偶等。 闽东戏剧活动始于 它深深根植于民间,源于闽东北丰富的民间童谣、 宋代,兴于明代,时值中原战乱,大批北方艺人避乱 山歌小调、器乐歌舞、曲艺评话和迎神赛、九夷清 [2] 逃荒南下入闽,故而造成闽东戏剧发展的繁荣。 闽 醮、元宵节、三月三、端午节以及秋后农闲季节的 [3] 东戏曲是闽东文化的活化石,闽东戏曲文化是闽东 各种民俗文艺活动 ,虽不如丝竹雅乐细腻柔婉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闽东戏曲四平戏、平 能登大雅之堂,但因其通俗易懂、朴实粗犷、接近 讲戏先后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闽 生活而广为流传。 东戏曲文化逐渐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 地方剧团 宋时南戏盛行于闽、浙一带,受南戏影响民间 重新得以整合和发展,但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闽 也竞相演出,明代时闽东戏曲活动既已兴盛。明万 东戏曲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很多具有闽东地 历二十五年版《福安县志·风俗》,云:“亦有着云履 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已经成为濒危剧种, 在剧种普 而白领缘者,且喜杂剧、戏文。 其谚曰:无钱扮戏, [4] 查中出现的剧目单一、演出情况不佳、经费不足、 何暇纳粮?故多以竞戏相轧。” 又见明冯梦龙《寿 剧种逐年减少、 老艺人相继辞世等诸多问题也日 宁待志》载:“西溪人多习戏,然力不能具行头,多 益显现。 闽东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如何获 往浙合班。 大家有庆喜,好事者则于福安迎之,演 得更好的现代发展, 值得我们关注并进行深入地 戏缠头俱出客席,主人但具餐而已,民间醵饮,演 挖掘研究。 一二出不佳即换别本,一忤众目,瓦砾相赠,故至 [5] 一、 闽东戏曲剧种概述 亦无终月淹者。 ” 在此基础上,平讲戏逐渐适应 闽东戏曲主要有七大剧种,平讲戏、四平戏、 当地群众的需求下萌芽, 至道光年间演变为纯粹 北路戏、闽剧、越剧、京剧、木偶戏(提线木偶、布袋 用闽东北方言的序曲形式。道光年间人张际亮《南 木偶等),其中在闽东地区流通较广,影响较为深 浦秋波录》载:“会城(福州)俗称乡音为平讲。 ”可 远的是平讲戏、北路戏和四平戏。我们主要从这三 见当时已流行平讲戏。 咸丰、同治年间,平讲戏获 个剧种的源流沿革、剧目概括、艺术特点、音乐唱 得发展。清末平讲戏进入全盛时期,平讲戏班取代 腔等方面对闽东戏曲加以概述。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