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讲计划实施办法
【课题】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圈层特点。
2、了解三大类岩石。
3、掌握并会分析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
【重点难点】
1、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
一、地球的圈层构造
1.地球外部三大圈层: 、 、 。
地球内部三大圈层: 、 、 。
分界线: 和 。
软流层:位于 ,由 物质组成,是 的重要发源地
2.岩石圈是由 及 组成。
二、岩石圈的组成
1.岩石按成因分类: 、 、 。
成因分类
形成过程
举例
不同形态特征
岩浆岩
喷出状或侵入状
沉积岩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变质岩
在 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
形成于高温岩浆附近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就是三大类岩石之间 的过程,即由岩浆形成各类 ,又到形成新岩浆的过程。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探究活动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达标检测】
1、石灰岩受岩浆烘烤变质形成A.砂岩 B.板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
下列岩石中,有可能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A.花岗岩、玄武岩 B.石灰岩、砂岩 C.石英岩、大理岩 D.大理岩、石灰岩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题。
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② .③ C.④D.⑤
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A.I——① B.Ⅱ——③.Ⅲ——⑤ D.⑥——I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可通过地震波间接测得。据此回答~题。
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A.莫霍界面 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内外核之间
在地球的内部圈层中,其物质形态接近于液态的是
A.下地幔 B.内核 C.外核 D.软流层
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B.位于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
C.位于地面以下,上地幔以上D.位于地面以下,软流层以上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大理石(岩)等名贵建材已用于普通家庭的装潢。据此回答~题。
就岩石类型而言,大理石(岩)属于A.岩浆岩 B.沉积岩 C.侵入岩 D.变质岩
大理石(岩)被广泛应用于家庭装潢,其主要原因是A.大理石(岩)价格昂贵,用它装潢,显示富有
B.大理石(岩)质地坚固,美观耐用
C.大理石(岩)能放射出对人体有益的稀有元素
D.大理石(岩)能够较好地调节室内气温,使室内冬暖夏凉
关于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12、图中数字代表外力作用的风力、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下列组合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①② D、④⑤①②③
13、形成太湖平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④ D、⑤
14、读下列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回答问题。
(1)物质
甲代表 ,
乙代表 ,
丙代表 ,
丁代表 ,
(2)图中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是:
A B
C D E与 含义相同。
【学习小结】
知识盘点:
心得感悟:
江苏师大附中地理高一年级必修一导学案 执笔: 李露 审核: 学生姓名: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读本先秦部分-芜湖第三中学.DOC
- 中医体质-南华大学自然疗愈硕士班.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医疗急救培训-铁岭麻醉网.PPT
- 中原(工商铺) Centaline Commercial 工商铺快讯月刊2016年3月 .DOC
- 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 smell-spellcom.PPT
- 中国ODS进出口管理框架和政策 - 中国泡沫行业淘汰ODS行动网.PPT
- 中唐文学-北京易教网络教学平台.DOC
- 中国低纬度地区大气臭氧总量的变化特征-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PDF
- 中国东部典型铁镁质尾矿的潜在固碳能力评价-高校地质学报-南京大学.PDF
- 中国保护臭氧层政策法规及项目管理指南 - 中国泡沫行业淘汰ODS .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