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道egr策略对cai燃烧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exhaust port egr on cai combustion.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排气道egr策略对cai燃烧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exhaust port egr on cai combustion
第3期(总第182期) 车用发动机 No.3(SerialNo.182)
ENGlNE
2009年6月 VEHICLE Jun.2009
谷艳华h2,刘 爽2,刘发发2,陈增强3,郭英男2
(1.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2.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3.一汽丰田(长春)发动机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通过一维流体动力学软件GT—Power与化学动力学软件CHEMKIN联合模拟发动机循环,建立乙醇燃
料排气道EGR模型,研究了发动机CAI燃烧的控制因素。分析了排气道EGR策略中的排气门晚关、进气门晚开
和进气门开启时刻与排气门关闭时刻同时变化3种配气定时方案对EGR率的影响。由模拟计算可知排气道EGR
策略对发动机缸内的换气过程、燃烧过程有强烈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排气门逐渐晚关,EGR率增大,进气
门关闭时刻缸内温度升高;进气门晚开策略中,EGR率受进气回流的影响较大;排气门晚关、进气门晚开同时变化
震,在不同的转速下EGR率的分布也不相同。
关键词:乙醇;可控自燃;配气定时;排气道;废气再循环;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TK421.5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2222(2009)03一0010—05
新一代内燃机燃烧理论和技术——均质压燃/ 结果表明,可变配气定时策略对换气过程有强烈的
可控自燃(HCCI/CAI)燃烧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影响,进而影响发动机性能参数和缸内工质的性质,
展,已经证明应用HCCI/CAI燃烧技术可以同时提
高内燃机的热效率和降低尾气排放。但是,在整个 时和进气门开启(IVO)正时有最强烈的影响,而排
负荷一转速范围内的燃烧控制问题限制了它的实际
应用。CAI燃烧的特点是自着火,由混合气的化学 响则较小[z]。
动力学性质控制,几乎不受火焰扩散或湍流传播的
影响。为实现对CAI燃烧过程的成功控制,必须控 等人在l台装备了电液全可变气门机构的单缸发动
制进气门关闭时刻(压缩行程开始)缸内充量混合气 机上研究了残余废气对HCCI燃烧的影响。他们使
的成分、温度和压力。 用不同的气门型线来探索稀释上限,寻找使用排气
众所周知,采用可变气门机构技术(VVA)应用废气效应实现和控制HCCI燃烧的最佳方法。通过
不同的配气策略可以在全负荷范围内改善汽油机的 试验发现,HCCI燃烧相位受充气量滞留时间的影
性能,如减小泵气损失、改善燃油经济性、降低排放 响并不明显,但残余废气量和气门定时对它的影响
等u1;也可以减低柴油机Nq排放,改善扭矩输出很大。他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有可能通过废气再
和冷起动性能,但改善效果不如汽油机。可变气门 吸入策略结合可变升程来获得最佳的负荷范围、效
机构技术除了在传统发动机上应用外,现已经广泛 率和排放[3]。
应用于新型燃烧模式的研究。基于可变气门技术的 本研究是在无凸轮轴电液配气机构基础上,研
内部EGR策略能够迅速改变缸内的热废气量,对 究乙醇燃料发动机CAI的燃烧。通过液压油的压
混合气的成分、温度等进行调节从而控制CAI燃 力调节气门开启相位和持续时间,控制残余废气的
烧心]。可变配气定时策略是将CAI燃烧技术推向质量和温度,来控制缸内充量混合气的质量、成分、
实用化的有效技术手段。 温度、压力和运动,从而控制CAI燃烧,最终达到控
Milovanovic和RuiChen等人的研究
Nebojsa 制发动机性能的目的。
收稿日期:2009—03—30;修回日期:2009—05—3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7CB210004)
作者简介:谷艳华(1963~),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能源可持续发展刍议 the brief discussion abou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ergy sources.pdf
- 能源审计工作推进节能降耗进程 promotion of energy saving and consumption decreasing by energy audit.pdf
- 能源领域不同燃烧过程温室气体红外吸收特性比较研究 study on the infrared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greenhouse gas from different combustion processes in energy field.pdf
- 能源审计应用探讨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energy audit.pdf
- 能源十二五规划将大打节能环保牌.pdf
- 能源外交与中国面临的全球形势.pdf
- 能源使用与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共性问题与对策研究 comm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energy use and management process.pdf
- 能源效率标准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contribution of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 to socie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df
- 能源消费结构分析的熵应用研究 research on applying entropy theory to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alysis.pdf
- 能源效率标准和标识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and labels.pdf
- 排气弯管结构参数对回流环形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transition duct on exit pattern factor of reverse flow annular combustor.pdf
- 排气歧管结构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effect of exhaust manifold structure on engine performance.pdf
- 排气系统尾管对发动机性能及排气噪声影响研究 the effect of exhaust tailpipe on engine performance and tailpipe noise.pdf
- 排气压力波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分析 the effect of exhaust pressure wave on the performance of diesel engines.pdf
- 排气消声器声场的有限元法分析 finite element method simulation analysis for sound field of exhaust muffler.pdf
- 攀钢板坯连铸二冷喷嘴性能的热态实验研究 the hot state test study on nozzle's character in secondary water cooling zone of slab continuous casting in pan steel.pdf
- 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场热损失分析 research on the heat loss of parabolic trough solar collector field.pdf
- 泡沫金属内石蜡相变凝固的数值模拟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phase change heat transfer of paraffin in metal foams.pdf
- 泡沫铝铜合金静态压缩力学行为和吸能性能的实验研究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static compressive behavior and energy- absorption performance of closed cellular al-cu alloy.pdf
- 抛物槽集热器的能量效率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parabolic trough collector.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