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5~2006年全国科技进步考核指标体系说明
June,2000 2005~ 2006年度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指标体系说明 自治区科技兴新办公室 2007年4月10日 内容 一、2003-2004年考核指标修改意见 二、2005-2006年考核办法及指标的修改思路 三、指标修改内容及本次考核指标 四、考核程序和应用方法 五、考核表填写和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六、几点思考和说明 七、科技进步考核信息系统 一、2003-2004年考核指标修改意见 1.保持考核指标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上次的考核指标不要做大的修改。 2.在考核指标中尽可能反映新形势对市、县、区科技进步工作的新要求。 3 .对于县市科技工作,很重要的是科技成果转化,这方面的考核应该加强。 一、2003-2004年考核指标修改意见 4.考核指标要更强调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市、县、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和谐社会。 5.进一步明确考核证明材料的要求,保证考核证明材料的质量。 6.保证数据的真实和可靠性。 二、2005-2006年考核办法及指标修改思路 (一)科技进步考核的目的 (二)考核的基本思路 (三)考核指标体系的总体结构 (四)三级指标修改的思路 (一)科技进步考核的目的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对市、县、区科技进步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推进地方科技创新,加速地方科技进步,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和谐社会。 (二)考核的基本思路 对各地州市重点考核三项一票否决指标及其所辖县(市)、区通过考核的情况。对达到三项一票否决指标要求,并且所辖60%县市区通过自治区科技管理部门考核的地州市,可以作为建议通过考核的地州市。各地州市填写《城市科技进步状况申报表》。 各县市区均填写《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表》,进行全面的科技进步考核。 (三)考核指标体系的总体结构 本次考核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与2003-2004年的考核指标体系基本一致,一级指标包括:科技进步工作领导与管理、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技发展。 一级指标“科技进步工作领导与管理”中包括的二级指标是:科技进步工作领导情况、科技政策与法规的执行情况 、基础性科技进步工作情况 、科技进步工作特色及成效。 (三)考核指标体系的总体结构 一级指标“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包括的二级指标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 一级指标“科技发展”中包括的二级指标是:科技投入、科技产出。 (四) 三级指标修改的思路 1.保持考核指标稳定性。同时,增加一些反映市、县、区科技进步工作新要求的指标。 2 .增加指标,强化对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的检查和考核。 3.考核指标要更强调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市、县、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和谐社会。 4.进一步明确考核证明材料的要求,在保证考核证明材料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证明材料的数量。 三、指标修改内容及本次考核指标 (一)指标修改内容 (二)2005-2006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体系 (三)指标间的关系 (一)指标修改内容 1.在定性指标中,去掉了“信息化建设及产生成效情况” 指标; 增加了“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开展及产生成效情况 ” 。 2.在定性指标的解释中,明确考核的重点。 (一)指标修改内容 3.二级指标“经济发展”中,去掉了“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工业增加值率”; 4 .二级指标“社会发展”中增加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 ”和“城乡居民收入比 ”,将“工业三废综合治理率”改为“万元工业增加值三废排放量” 。 5.二级指标“科技产出”中,增加了“实用科技成果转化数量 ”和“上级政府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 ”两个指标。 (二)2005-2006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体系 科技进步工作领导情况 1、党委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领导情况 2、科技管理部门机构建设与履行职能情况 3、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 情况 (二)2005-2006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体系 科技政策与法规的执行情况 4.科技进步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落实情况 5. 加强人才工作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及落实情况 (二)2005-2006年科技进步考核指标体系 基础性科技工作情况 6.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锅炉的主要设计参数选择影响锅炉受热面布置.ppt
- 长丰级粮食储备库烘干房土建及设备安装等工程监理.doc
- 阔节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latum)又称阔节绦虫(.ppt
- 附件广东2012年第三季度通过清洁生产评价验收重点企业.doc
- 附件岳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音体美)器材及中考.doc
- 雌性生殖系统雌性生殖器官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ppt
- 韶关特殊教育学校电子阅览图形操作室设备采购项目.doc
- 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地下矿山四等以上尾矿库陆上石油.doc
- 集合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既然是最基本的概念就不是.ppt
- 项目名称重庆轨道交通四号线一期工程自动售检票(AFC.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