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榆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
榆林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农村低保)工作,根据中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村低保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实行属地管理;
(三)按标施保、分类施保,分类管理、动态管理;
(四)与其它社会救助工作相结合,与其它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鼓励劳动自救、社会互助;
(五)公开、公平、公正。
第三条 农村低保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定农村低保工作相关政策;县(区)人民政府为农村低保工作提供物质条件和组织保障;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农村低保对象的审核与日常管理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对在农村低保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市级民政部门负责农村低保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监督检查;县级民政部门负责农村低保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和审批管理工作;
(二)市级财政部门负责全市农村低保资金的筹措和监管工作;县级财政部门负责本级农村低保资金的筹集、发放和监管工作;
(三)市、县(区)审计部门负责农村低保资金的专项审计工作;
(四)市、县(区)其它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农村低保有关工作。
第四条 村民委员会受乡(镇)人民政府委托做好民主评议、入户调查、张榜公示、汇总上报等工作。
第二章 保障标准
第五条 市民政局会同市财政、统计、发改、物价等部门制定全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并公布实施。
第六条 县(区)人民政府可根据本级财政状况和工作实际提高市级制定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提标后所需的资金由县(区)财政负担。
第七条 在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时,要为农村低保家庭发放临时性价格补贴。连续发放九个月临时价格补贴后,应提高保障标准。
第三章 保障范围
第八条 拥有本市户籍并长期在户籍所在地居住,且拥有承包土地、参加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的居民,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申请农村低保。
人户分离的,可在户籍所在地申请临时救助。
第九条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关系并共同生活的人员,主要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岳父母或公婆)、配偶、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其他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关系的直系亲属。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纳入农村低保:
(一)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无正当理由拒绝劳动,撂荒承包土地或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的;
(二)不按规定程序申报、拒绝配合入户调查,不提供有效收入证明材料或隐瞒家庭真实收入的;
(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有赡养、抚养、扶养能力,不尽赡养、抚养、扶养义务的;
(四)购买高档非生活必需品或长期高消费的;
(五)有赌博、吸毒等恶习经教育不改正的;
(六)经县(区)民政部门认定的其它不能纳入农村低保的。
第四章 收入核定
第十一条 低保对象的收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核定。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它收入的总和。
(一)工资性收入,指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它所得;
(二)经营性收入,指从事生产、经营及有偿服务活动所得。包括从事种植、养殖、采集及加工等农村牧渔业的生产收入,从事工业、建筑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文教卫生业和社会服务业等经营及有偿服务活动的收入;
(三)财产性收入,包括动产收入和不动产收入。动产收入包括出让无形资产、特许权等收入,储蓄存款利息、有价证券红利、储蓄性保险投资及其他股息和红利等收入,集体财产收入分红和其它动产收入等;不动产收入包括转租承包土地经营权,出租或出让房产,以及其它不动产收入;
(四)转移性收入,指无须付出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收入,包括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遗属生活补助、人身伤害赔偿中的生活补助性质的费用,继承性所得、赠与所得和偶然所得等;
(五)其它应计入家庭收入的项目。
第十二条 在核定家庭收入时,下列收入不计入家庭收入:
(一)社会贡献奖励
1、政府奖励;
2、劳模津贴;
3、优待金、抚恤补助金、伤残保健金及护理费;
4、学生奖学金、助学金;
5、因工负伤职工的护理费及死亡职工的遗属抚恤、丧葬费;
6、计划生育奖励金、独生子女费。
(二)社会保障
1、政府补贴的社会保险统筹费;
2、退役士兵的安置补偿金;
3、高龄津贴、孤残儿童生活费;
4、临时性社会救助款物。
(三)县(区)民政局认定的其它不应计入收入的情形。
第五章 申请申报
第十三条 农村低保申请按季集中受理,每季度第1个月为受理申请时间,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英语语法课件- 现在进行时.ppt VIP
- 送电线路工-高级技师.doc VIP
- GB_T 50448-2015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docx VIP
- IKEA宜家 PÄRUP 派如普(货号804.937.34)安装指南组装说明书.pdf
- 武进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ppt VIP
- 供热企业运检人员专业知识习题集.pdf VIP
-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安全生产.pdf VIP
- GB 55011-2021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docx VIP
- 2022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试题答案人员密集场所 .pdf VIP
- 2023年秋学期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