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七十六三组分液液体系的平衡相图.DOC

试验七十六三组分液液体系的平衡相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验七十六三组分液液体系的平衡相图

实验七十 三组分液-液体系的平衡相图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相律,掌握用三角形坐标表示三组分体系相图(2)掌握用溶解度法绘制相图的基本原理(3)绘制环己烷-水-乙醇三组分体系的平衡相图。 二、实验原理 液-液平衡数据是液-液萃取和非均相恒沸精馏过程设计计算及生产操作的重要依据。液-液平衡数据的获得,目前主要是依靠实验测定。 对于三组分体系,当处于恒温恒压条件时,根据相律,其条件自由度f*为: f*=3-Φ 式中,Φ为体系的相数。体系最大条件自由度f*max=3-1=2。因此,浓度变量最多只有两个,可用平面图表示体系状态和组成间的关系,通常是用等边三角形坐标表示,称之为三元相图。 设以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代表纯组分A、B和C,则AB线代表(A+B)的二组分体系,BC线代表(B+C)二组分体系,AC线代表(A+C)二组分体系,而三角形内各点相当于三组分体系。将三角形的每一边分为100等份,通过三角形内任何一点O引平行线于各边的直线,根据几何原理,a+b+c=AB=BC=CA=100%或a′+b′+c′=AB=BC=CA=100%。因此,O点的组成可由a′、b′、c′来表示,即O点所代表的三个组分的百分组成为:B%=b′,C%=c′,A%=a′,如图1(a)所示。 等边三角形图还有以下两个特点: (1)通过任一顶点B向其对边引直线BD,则BD线上的各点所表示的组成中,A、C两个组分含量的比值保持不变。这可由三角形相似原理得到证明,即a′/c′=a′/c′′=A%/C%=常数,如图1(b)所示。 (2)如果有两个三组分体系D和E,将其混合之后其成分一定位于D、E两点之间的连线上,如为O点。根据杠杆规则,E的量/D的量=DO的长/EO的长,如图1(c)所示。 在环己烷-水-乙醇三组分体系中,环己烷和水是不互溶的,而乙醇和环己烷及乙醇和水都是互溶的,在环己烷-水体系中加入乙醇则可促使环己烷与水的互溶。由于乙醇在环己烷层及水层中非等量分配,因此代表两层浓度的a、b点的连线并不一定和底边平行,如图2(a)所示。设加入乙醇后体系总组成为c,平衡共存的两相叫共扼溶液,其组成由通过c的连线上的a、b两点表示。图2中曲线以下区域为两相共存,其余部分为一相。 现有一个环己烷-水的二组分体系,其组成为K′,向其中逐渐加入乙醇,则体系总组成沿K′B变化(环己烷-水比例保持不变),在曲线以下区域内则存在互不混溶的两共扼相,将溶液振荡后则出现浑浊状态。继续滴加乙醇直到曲线上的d点,体系将由两相区进人单相区,溶液将由浑浊转为清澈,继续加乙醇至e点,溶液仍为清澈的单相。如果在这一体系中滴加水,则体系总组成将沿e-C变化(乙醇-环己烷比例保持不变),直到曲线上的f点。此后由单相区进入两相区,溶液开始由清澈变浑浊。继续滴加水至g点仍为两相。此时若在此体系中再加人乙醇,至h点则由两相区进入单相区,液体由浑变清。如此反复进行,可获得d、f、h、j…位于曲线上的点,将它们连接即得单相区与两相区分界的曲线。 设将组成为E的环己烷-乙醇混合液,滴加到组成为G、质量为WG的水层溶液中,如图2(b)所示,则体系总组成点将沿直线GE向E移动,当移至F点时,液体由浑变清(由两相变为单相),根据杠杆规则,加入环己烷-乙醇混合物的质量WE与水层G的质量WG之比按式(1)确定 (1) 已知E点及FG/EF值后,可通过E作曲线的割线,使线段符合FG/EF=WE/WG,从而可确定出G点的位置。由G点通过原体系总组成点H,即得连接线GI。G及I代表总组成为H的体系的两个共轭溶液,G是它的水层。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 25mL碱式滴定管2支,2mL移液管2支,1mL刻度移液管2支,250mL锥形瓶1个,50mL分液漏斗1个,50mL锥形瓶1个。 2、实验试剂 环己烷(分析纯),无水乙醇(分析纯),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 (1)用移液管取环己烷2mL放人干燥的250mL锥形瓶中,另用刻度移液管加水0.1mL(注意不使液滴沾在瓶内壁上),再用滴定管缓慢滴加乙醇,至溶液刚好由浑变清时,记下所加乙醇的体积。在此溶液中再加乙醇0.5mL,用水滴定至溶液刚由清返浊,记下所用水的体积。按照记录表1中所规定数值继续加入水,然后用乙醇滴定,如此反复进行实验。滴定时必须充分摇动,但要避免液滴沾在瓶内壁上。 (2)在干燥的分液漏斗中加入环己烷3mL、水3mL及乙醇2mL,充分摇动后静止分层。放出下层(即水层)1mL于已称量的50mL干燥的锥形瓶中,再称其质量,然后逐滴加人50%环己烷-乙醇混合物,不断摇动,至由浊变清,再称其质量。 五、注意事项 (1)因所测体系含有水的成分,故玻璃器皿均需干燥。 (2)滴定管要干燥而洁净,下端不能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