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整装置预加氢进料-岳阳长岭设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重整装置预加氢进料换热器预加氢进料换热器预加氢进料换热器Mpa 温度(入口/出口)/℃ 介质 压力/Mpa 温度(入口/出口)/℃ E1101/AB DBFU1400-2.53/
2.92-719-6/19-2/2Ⅰ 加氢原料(常顶油)+
H2 2.65 180/270 反应产物
+
H2 2.3 320/200 0Cr18Ni10Ti E1101/CD DBFU1400-2.53/
2.92-719-6/19-2/2Ⅰ 2.65 60/150 2.3 180/80 15CrMo
作者简介:张卫斌(1972-),男,防腐工程师,1991年毕业于武汉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系,一直从事防腐蚀研究工作。通讯地址:湖南岳阳长岭设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邮政编码:414012 联系电话:0730-8478795 3、腐蚀检测
3.1宏观腐蚀形貌
E1101/C管束宏观腐蚀形貌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管束外侧红棕色浮锈较多,局部存在许多溃疡状腐蚀坑,并出现腐蚀穿孔,管束穿孔部位位于管程出口附近(离出口约1.3m~2.0m处)。穿孔部位附近基体外表面存在许多大小不一、深度不一的腐蚀凹坑,凹坑最深可达到1.60~1.70mm。
图1 E1101/C换热器管束外侧宏观腐蚀形貌
3.2管束化学成分分析
经能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分析,E1101/C换热器管束的化学成分如表2所示,其成分与15CrMo低合金钢的化学组成(见表3)基本相同。
图2 E1101/C管束能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谱图
表2 管束基体的化学成分(%)
元素 Si Mo Cr Mn Fe 能谱法 0.29 0.54 1.02 0.64 97.51 光谱法 0.3954 1.0121 0.5266 表3 低合金钢15CrMo化学组成
牌号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 Mn Si Cr Mo Ni S P 15CrMo 0.120.18 0.40~0.70 0.17~0.37 0.80~1.10 0.40~0.55 ≤0.30 ≤0.035 ≤0.035 3.3 管束母材金相组织分析
制取穿孔管束母材金相试样,按照GB13298-1991《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抛磨后经溶液浸蚀后检验,用高倍金相显微镜观察。其金相组织均为铁素体+珠光体O Si S Cr Fe Wt% 0.76 1.38 13.12 1.30 83.43 At% 2.36 2.43 20.21 1.24 73.76 注:表中Wt%为重量百分比,At%为原子百分比
图6 已穿孔管束外侧腐蚀产物X射线衍射图(XRD)
结合图6和表4的分析结果,已穿孔管束外侧腐蚀产物主要组成为FeSO4(6H2O(46.7%)、Fe2O3(53.3%),以铁的硫化物为主,该产物在装置停工后可被进一步氧化为铁的氧化物,如Fe2O3。
3.4.2穿孔管束内侧腐蚀产物元素及物相分析
穿孔管束内侧腐蚀产物经干燥、制样处理后,采用EDX能谱、XRD射线衍射方法分析腐蚀产物中的各种元素和物相组成。
其元素分析结果见图7和表5,物相分析结果见图8。
图7 已穿孔管束内侧腐蚀产物EDX谱图
表5 已穿孔管束内侧腐蚀产物中的元素分析结果
元素 O Si S Cl Cr Fe Wt% 1.02 0.63 19.65 2.96 0.76 74.98 At% 2.97 1.05 28.65 3.90 0.68 62.75 注:表中Wt%为重量百分比,At%为原子百分比
图8 已穿孔管束内侧腐蚀产物X射线衍射图(XRD)
从图8和表5的分析结果来看,已穿孔管束内侧腐蚀产物的主要组成为FeO(OH)(51.1%)、Fe1-xS(9.2%)、Fe3S4(9.1%)、SiO2(26.0%)、FeS(4.5%),以铁的氧化物及硫化物为主。
3.5穿孔管束外表面粘附垢物分析
E1101/C换热器穿孔管束外表面附有一层灰黑色垢物,见图9,该垢物为水、油、渣的混合物。采用过滤分离或离心分离方法对垢物进行处理,分别对所得水样和残渣样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见表6。
图9 E1101/C穿孔管束外表面腐蚀形貌
表6 水样中腐蚀介质分析数据
pH Fe3+(mg/L) Cl-(mg/L) H2S(mg/L) NH3(mg/L) O Al Si S Ca Fe Wt% 1.45 0.70 0.95 27.30 3.31 66.28 At% 3.98 1.14 1.49 37.49 3.64 52.25 注:表中Wt%为重量百分比,At%为原子百分比
图11 穿孔管束外侧垢物X射线衍射图(XRD)
从穿孔管束外侧垢物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结果看,其物相组成为CaSO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学堂在线 实用绳结技术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pptx VIP
- 医疗行业数据脱敏技术方案.docx VIP
- 新译林九年级上Unit 4 精选短语和词汇(预习+复习+默写)2024-2024学年牛津版英语九年级上册.docx VIP
- DB14T 3225-2025煤矸石生态回填环境保护技术规范.docx VIP
- 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中医内科学中风(共42张PPT).pptx VIP
- 探究与实践++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docx VIP
- 额定电压110 kV(Um=126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