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7.6金属塑性变形和再结晶.pptVIP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程材料7.6金属塑性变形和再结晶

金属的塑性变形 与 再结晶;一、金属的塑性变形(单晶体、多晶体) 二、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三、回复和再结晶 四、金属的热塑性变形 ; 一、金属的塑性变形;外力作用下和变形,在外力作用去除后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正应力不能引起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只有切应力引起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有滑移和孪生,主要以滑移的形式进行。 ;翼喘辅诉迅卧低舷渔蓄二险艳雪员障侨孜墓李独娠柿樱苑汞柞斌闭贾官屋工程材料7.6金属塑性变形和再结晶基础上知识;滑移 是单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或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滑动的现象。图7-50;滑移的特点 滑移时切应力大于临界切应力; 滑移只能在晶体内一定的晶面和晶向上形成。 晶体中能发生滑移的晶面和晶向,称滑移面和滑移方向。 滑移面和滑移方向(滑移系)越多,金属的塑性越好。 滑移方向对塑性的影响比滑移面大。;4)实际上滑移是借助于位错的移动来实现的。图7-51 铜滑移的理论临界切应力640MPa,实际为0.1MPa 大量的位错移出晶体的表面,就形成了宏观的塑性变形。图7-52;孪生 是单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转动的现象。图7-53 ; 孪生的特点 所需切应力比滑移时大得多 使晶体的一部分发生晶格位向的改变 孪生带中相邻原子面的相对位移只有一个原子间距的几分之几一 孪生的变形速度极快,接近声速。;己浙煤州浸暑均游戊粪针妮楷铭诛侵驱排辣戚黑旋坏末暑纤括萄渭铰息宋工程材料7.6金属塑性变形和再结晶基础上知识;晶界对塑性变形有较大的阻碍作用。晶界越多,多晶体塑性变形的抗力越大。;晶粒越细,强度越高:在一定体积内的晶体内晶粒数目越多,晶界也越多,并且晶粒的位向分布紊乱,因而塑性变形抗力也越大,即强度越高。 晶粒越细,塑性和韧性越好:在总变形量相同的条件下,变形被分散在较多的晶粒内进行,因而比较均匀,从而使其在断裂前能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表现出较高的塑性和韧性;相反,晶粒越粗,变形局限在少数晶粒内进行,容易过早断裂,因而塑性、韧性比较??。 由于细晶粒金属具有较好的强度、塑性与韧性。故生产中常希望金属材料得到细小而均匀的晶粒。 ; 二、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加工硬化:也称为形变强化,即随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而塑性和韧性下降。冷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主要影响是造成加工硬化。图7-55;2.加工硬化的优缺点: 强化金属材料的重要手段:纯金属或不能热处理强化的材料 ,如某些不锈钢 是工件能够成型的重要因素 进一步冷塑性变形困难,必须中间热处理,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晶粒变形: 外力作用下,金属变形,内部晶粒沿变形方向伸长 变形程度很大时,晶粒变成纤维状,晶界模糊,形成纤维组织,使金属的机械性能有了明显的方向性 晶粒“破碎” 晶粒外形发生变化,晶粒内部镶嵌块尺寸细碎化,位错密度增加,晶格畸变较严重,因而增加滑移阻力 加工硬化的根本原因 产生形变织构:当金属变形到很大程度(70%以上)时,晶粒转动到使晶粒位向趋于一致的“择优取向”的结构。 形成后难以消除,在生产中应避免;残余内应力:是指当外力去除后残留于金属内部的应力。内应力有: 主要是晶格畸变 金属内外变形不一致 晶粒之间变形不一致 后果: 强度、耐蚀性降低 引起机件变形和裂纹 采用退火处理予以降低或消除; 三、金属的再结晶;扩古佬池涸揽钟景绕画杯缎孩色页腋岳瞥肢石痛夫伺诺瞻推陶粱真磁尹挺工程材料7.6金属塑性变形和再结晶基础上知识;回复:加热温度不太高,晶格畸变程度减小,内应力大大降低。 金属的组织无明显的变化,机械性能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再结晶:冷塑性变形金属加热到较高温度时,原子重新排列,变形的晶粒逐步为等轴晶粒所代替,即再结晶。 过程:形核和核长大 核:晶粒碎化最严重的地方。 再结晶后,晶格畸变消失,位错密度下降,-----金属的硬度、强度显著下降,塑性塑性显著上升。 ----恢复到冷塑性变形前的性能;影响因素: 金属的熔点: 再结晶温度T再:再结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再结晶能够开始的温度,称为再结晶温度T再 (再结晶结束时晶粒为等轴晶粒) 。 再结晶温度与熔点有关,与预先变形程度有关 T再≈(0.35-0.4) T熔 T再-----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 (K) T熔-----金属的熔化温度即熔点 (K) 再结晶退火:为消除加工硬化,以进一步加工,常把冷加工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使其发生再结晶以恢复金属的塑性,称为再结晶退火。比T再高100 ~ 200 0C 保证质量,兼顾生产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