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悬浮颗粒物絮凝沉降典型藻类的动力学研究 - 环境科学学报.pdf

鄱阳湖悬浮颗粒物絮凝沉降典型藻类的动力学研究 - 环境科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鄱阳湖悬浮颗粒物絮凝沉降典型藻类的动力学研究 - 环境科学学报

第 35 卷第 5 期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Vol.35,No.5 2015年5月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May,2015 DOI:10.13671/j.hjkxxb.2014.1053 曹晶,高思佳,储昭升,等.2015.鄱阳湖悬浮颗粒物絮凝沉降典型藻类的动力学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35(5):1325⁃1332 CaoJ,Gao SJ,Chu Z S,et al. 2015.Study on kinetics of flocculation and settlement between typical algae and suspended particulates in Poyang Lake [J].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35(5):1325⁃1332 鄱阳湖悬浮颗粒物絮凝沉降典型藻类的动力学研究 1,2 2 2,∗ 3 曹晶 ,高思佳 ,储昭升 ,王毅力 1.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457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 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 3.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收稿日期:2014⁃06⁃13      修回日期:2014⁃12⁃05      录用日期:2014⁃12⁃17 摘要:为了探讨鄱阳湖水动力条件改变引起的悬浮颗粒物浓度变化可能导致的鄱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本文研究了鄱阳湖悬浮颗粒 物絮凝沉降3种典型藻类的动力学过程.以铜绿微囊藻(蓝藻)、四尾栅藻(绿藻)和菱形藻(硅藻)为研究对象、鄱阳湖采集沉积物为悬浮颗粒 -1 物,使用混凝试验搅拌仪模拟动力学条件,在颗粒物投加量为20 mg·L 时分别研究了静置沉降时间、扰动强度和扰动时间对颗粒物絮凝沉降 -1 藻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沉降效率:蓝藻>绿藻>硅藻.在扰动强度为20 s 、扰动时间为30 min时,0.5~4 h静置沉降时间均促进3种藻类 的絮凝沉降.绿藻和硅藻的絮凝沉降效率随着静置沉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前0.5 h 的絮凝沉降效率最大;而蓝藻的絮凝沉降效率变化无明显 -1 -1 规律.扰动时间和静置沉降时间均为30 min时,随着扰动强度在2~40 s 增加时,3种藻的絮凝沉降效率逐渐增大.扰动强度为20 s 、静置沉 降时间为30 min时,5~60 min扰动时间均促进藻细胞的絮凝沉降,并且随着扰动时间的增加,絮凝沉降效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30 min为 蓝藻絮凝沉降的最佳扰动时间,絮凝沉降效率为 12.56%;45 min 为绿藻和硅藻絮凝沉降的最佳扰动时间,絮凝沉降效率分别为 11.93%和 754%.因此,水动力条件的改变可以引起悬浮颗粒物与藻类的絮凝沉降效率发生变化,从而对藻类的群落结构以及水华发生规律产生影响. 关键词:水动力;悬浮颗粒物;絮凝沉降;藻细胞 文章编号:0253⁃2468(2015)05⁃1325⁃08      中图分类号:X524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kinetics of flocculation and settlement between typical algae and suspended particulates in Poyang Lake 1,2 2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