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编版本考略颜春峰.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 年 10 月 语 言 研 究 Oct., 2012 第 32 卷 第 4 期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 32 No. 4 《通俗编》版本考略 颜 春 峰 (杭州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杭州 310036 ) 摘要:《通俗编》无不宜斋本38 卷是作者翟灏的定本,《函海》本25 卷所据仅是作者的未定稿。 《函海》本错讹很多,加之李调元丧失编辑底线,掺入非《通俗编》内容,因而合理的界线是: 凡是不见于无不宜斋 38 卷本的条目及话语,一概不得归入《通俗编》。《函海》光绪重刊本后出 转劣,《丛书集成初编》择此本排印是一失策。 关键词:《通俗编》;翟灏;李调元;《函海》 中图分类号:H1 ;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263(2012)00-0117-05 清翟灏(1712-1788)所撰《通俗编》采集汉语中的各种通俗词语、方言(包括词、词组、成语和谚 语),分为 38 类,每类一卷,共 38 卷,计 5456 条。每条之下,举出例证,指明出处,或酌加考辨,诠 释意义,说明变化,对所收语词的语源和发展演变作了有益的探索和考察,有助于汉语语源和汉语词汇 史的研究,可以当作古代俗语、成语词典来使用,对于民间风俗、名物制度等的研究也很有参考价值。 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补逸》卷二七称道《通俗编》“搜罗宏富,考证精详,而自成其为一家之书,非他 家所能及也”。清张之洞《书目答问》将《通俗编》与赵翼《陔馀丛考》、钱大昕《恒言录》并列为“儒 家类考订之属”,认为是“读一切经史子集之羽翼”。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曾归纳《通俗编》在口 语词汇研究方面的成就,即“对历代口语词的记录和诠释,对口语词始见时代的考订,对口语词历史演 变的研究,对口语词语源的探求”(蒋绍愚2005 :238-241 )。 《通俗编》的版本,有无不宜斋本和《函海》本。无不宜斋刻本38 卷,武林竹简斋藏版,前有乾隆 十六年(1751)周天度序。《函海》本《通俗编》则有15 卷和 25 卷的不同。从《函海后序》可知,李调 元(1734-1803)搜访图书、编辑《函海》始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成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随即“遭 事去官”。据邓长风《〈函海〉的版本及其编者李调元》考证,“《函海》的版本共有六种”:乾隆四十七年 壬寅(1782)初刻本、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第二次刻本、乾隆末年刻本、嘉庆本(1809)、道光本 (1825)、光绪本(1881)(邓长风2009 :366-410 )。刊刻于京畿通州的壬寅本、甲辰本均未收《通俗编》。 乾隆五十年(1785),李调元携《函海》刻板从通州回到四川绵州;嘉庆六年(1801),续刻《函海》二 十函,“增至四十函”(詹杭伦1997:220 )。曾承担甲辰本校雠的李鼎元,在从兄李调元去世(嘉庆八年 1803)后回家乡,“得尽读其归田后所著及续刻诸书复二十函”(《重校函海序》)——双方叙述吻合, ① 是为嘉庆六年(1801)刻本;而“乾隆末年刻本”系邓长风先生推测,两条旁证缺乏说服力 。李鼎元颇 患原书“鲁鱼豕亥、脱文阙简”,见续刻“亦颇有前刻之病”,“因合四十函重加校正,讹者正之,脱者 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通俗编》校订”(0786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通俗 编》校订”(Y201119584 );杭州师范大学国学院专项课题 作者简介:颜春峰,女,1965 年生,江西广丰人,学士,副教授,从事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化教学和研究。 ① 推断“乾隆末年《函海》应当刊刻过”的两条旁证是:①揆情度理,余集与袁枚乾隆五十九年、嘉庆元年向李调元索取 的《函海》,应当不是十多年前的壬寅本或甲辰本;②王昶《跋函海所刻金石存》说到“今《函海》刻成”,而王昶去世 (1806)嘉庆十四年(1809)本尚未问世。其实李调元诗题已说“典试蜀闱,榜发回京,道过绵州,枉驾见访,适余游 中江,不值”——未曾见面,余集怎知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