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流失指标
第一章 绪论 Land degradation and soil degradation 土地退化与土壤退化 Land degradation 土地退化 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导致土地质量下降乃至荒芜的过程。 包括森林破坏及衰亡、草地退化、水资源恶化与土壤退化。 Soil degradation 土壤退化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因人类开发利用不当而加速的土壤质量和生产力下降的现象和过程。 土壤退化的标志: 对农业而言: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的下降; 对环境而言:土壤质量的下降 14.3.1 Soil desertification 土壤沙化和土地沙漠化 土壤沙化与土地沙漠化的重要过程是风蚀和风力堆积过程。土壤沙化包括草地土壤的风蚀过程及在较远地段的风沙堆积过程。 影响土壤沙化的因素 人为活动是土壤沙化的主导因子 人类经济的发展使水资源进一步萎缩,加剧了土壤的干旱化,促进了土壤的可风蚀性; 农垦和过度放牧,使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覆盖率大大降低。 土壤沙化的防治 土壤沙化的防治必须重在防。从地质背景上看,土地沙漠化是不可逆的过程。 主要防治途径是: 营造防沙林带 实施生态工程 建立生态复合经营模式 合理开发水资源 控制农垦 完善法制,严格控制破坏草地 14.3.2 Soil erosion 土壤流失 土壤流失的类型及其表征 土壤流失是土壤物质由于水力及水力加上重力作用而搬运移走的侵蚀过程,也称水土流失作用。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称作自然侵蚀。人为活动尤其是森林破坏与不合理农业开发加速了自然侵蚀。 我国土壤流失状况 我国的水土流失发生范围仅次于土壤沙化和沙漠化,主要发生地区是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上游丘陵地区和东北平原地区。 土壤流失的防治 土壤流失防治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防治土壤流失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树立保护土壤,保护生态环境的全民意识 防治兼顾、标本兼治 ①无明显流失区在利用中应加强保护 ②轻度和中度流失区在保护中利用 ③在土壤流失严重地区应先保护后利用 Three main strategies Agronomic practices aim to protect the soil through sensible cropping programmes and are based on the encouragement of a dense vegetation cover and plant root network. Soil management techniques aim to increase the resistance of soil to erosion, and focus mainly on the improv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soil structure. Mechanical techniques aim to reduce the energy of the eroding agent and often involve the modification of surface topography. 13.3.3 土壤潜育化与次生潜育化 土壤潜育化是土壤处于地下水和饱和、过饱和水长期浸润状态下,在1m内的土体中某些层段Eh200mV,并出现因Fe、Mn还原而生成的灰色斑纹层,或腐泥层,或青泥层,或泥炭层的土壤形成过程。 土壤次生潜育化是指因耕作或灌溉等人为原因,土壤(主要是水稻土)从非潜育型转变为高位潜育型的过程。常表现为50cm土体内出现青泥层。 改良和治理 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土壤的改良和治理应从环境治理做起,治本清源、因地制宜、综合利用。主要方法措施如下: 开沟排水,消除渍害 多种经营,综合利用 合理施肥 开发耐渍水稻品种 * * Soil Degradation and Soil Quality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14.1 Initial concepts and types of soil degradation 土壤退化的概念及分类 14.2 Background and general trend of soil degrad-ation in China 我国土壤退化的背景与基本态势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版.pptx VIP
- 服装设计教程_自学服装设计.pdf VIP
- 医疗机构相关法律法规培训PPT课件(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医疗纠纷).pptx VIP
- XX市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项目技术方案(2023最新).pdf VIP
- 《应急疏散演练》课件.ppt VIP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4套).pdf VIP
- 2025年山区救援网5G网络覆盖对山区救援效率的影响报告.docx VIP
- 向量的概念试题.pdf VIP
- 光伏施工项目资源配备计划.docx VIP
- 中国地铁发展史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