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与中国古典新诗派的价值取向文献.pdf
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Sept.2016/No.5
现代文学研究
“文”与中国古典 “新诗”派的价值取向
赵黎 明
[摘 要]现代古典诗派是介乎新旧之间的诗人群落。他们不乏 自己的 “新诗”愿景,但这种愿
景深受古典 “文”传统的制约 :以 “音节”为文体规训,追求 “新诗”的普遍形式 ;以 “文字型文学”为标
准,批评 “语言型文学”白话新诗等,并由此形成了其强烈的文化本位观念、强固的 “中文”意识以及诗
学排外心理。“文”传统是一柄双刃剑,它在打开传统门窗的同时,也阻塞了通往未来的道路。新诗建
构需要一次继承传统而又超越传统的新综合 。
[关键词] 古典派;“文”;“新诗”;价值导向
一 、 现代古典诗派与古代 “文”传统
现代中国古典诗派是指近代以来对古典诗文传统有着相近认同、既不同于传统诗派,又与白话新
诗派保持一定距离的诗人群落。就其构成来说,至少包括这样几个群落 :一是传统诗派中的改 良者,
如 “南社”中的胡怀琛等 ;二是近代 “诗界革命”派的遗党 ,如梁启超等 ;三是新文学运动刺激而生的
反对者,如学衡派中的吴宓、胡先骗 、梅光迪、吴芳吉等 ;四是新文学中的新格律派,如新月派中的闻一
多、梁实秋等,此外还有朱光潜、林庚等新格律主张者。这些流派文化观念不尽相同、诗学主张也有很
大差距 ,但他们之间也存在不小的交集 :其一,坚持走调和主义改良路线,采“取新旧两体之长,淘汰新
旧两体之短” 的折中策略,希望在新诗与旧诗之间找到一条更新之路;其二,主张对传统诗歌进行某
种变通,也有一幅 “新诗”愿景,但多把 “新材料旧格律”奉为 “文学创造之正轨”。
新文学阵营中的格律派,虽然也是新诗运动的实践者,但对新诗格律失范却持激烈批评态度,主张
用传统形式 (如 “固定格律”、普“遍形式”)予以修正。总之 ,不论是 “旧格律”,还是 “新格律”,其要旨
不外是依据汉语文特点,建立起以几言、骈偶等为基础的诗歌 “民族形式”。这个构成复杂、光谱多样,
有着大体相近的文化态度和美学趣味的人文主义诗学流派,我们称之为现代中国的古典 新“诗”派。
古典 “新诗”派何以念念不忘于 “民族形式”?过去人们常常笼统地归因于 “文化认同”,至于是何
种认同,大多语焉不详。实际上 ,不管是 “旧格律”,还是 通“套形式”,无一不打上 “文”传统的深深烙
印,易言之,诗歌格律论无非是 文“”之古典趣味在新人文主义者身上的延伸。
古代的 文“”不同于今 日 文“学”的指称。其含义有广中狭之分,从最广义来说,是天地万物相杂
文学博士,安徽大学文学院 “皖江学者”特聘教授,230601。
①胡怀琛:《新派诗话》,《白话诗谈》,上海:上海广益书局,1921年,第27页。
(吴宓:《论今 日文学创造之正法》,《吴宓诗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97页。
145
之纹,《易》日:物“杂故文”。其次,“凡书以文字,著之竹帛者,皆谓之文” 。最后,专指 奇“偶相生,音
韵相和”的有韵之文。
除此三义之外,“文”还用作动词 ,含 修“饰”之义,即用和韵、对偶之言装饰 ,黄侃说,“言语有修
饰,文章亦有修饰,而皆称之文。” 在动词的意义上,它是一种物感的过程,也是一种对事物命名的过
程,钱基博把这种 “文”的过程分析为 “契象”、模“效”、选“择”、“思化”、创“作”等五个环节 ,综“斯五
者,可以成文矣。然而未尽美也,夫文之至者,不必执迹以求之,若感兴一至,悱然有动 ,则出之洗洋而
不可遏”。 显然,这种原理与诗人的感兴十分相似,因此称之为诗的运思创作过程也无不妥。
在传统语境中,文“”的范围十分宽广,不仅包括礼乐,还涵括一切文化活动,甚至所有立言的方
式,“(知识分子)这一类属,视 文‘’为其存在的方式,赋予 文‘’以存在论 (ontologica1)的价值,藉
文‘’这一特殊的语言,进可参与现实,退可抚慰心灵。这是知识分子安身立命其中,并藉此去表述存
在的感受的一个语言体系。同时,文‘’这一特殊的语言体系,始终是处在某一历史关系性中的。” 近
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投票博弈-美国大选重新计票检视文献.pdf
- 抗战初期王明与毛若干分歧的历史考察资料.pdf
- 黑龙江友谊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docx
- 抢抓机遇奋力改革强镇扩权助推水冶镇跨越发展论文.pdf
- 护理本科生元认知能力与临床实践能力的相关因素研 究资料.pdf
- 护生实习前焦虑情绪的研 究现状及思考文献.pdf
- 护航省市党代会倾力严打“黑广播”文献.pdf
- 报网融合三打通 新媒体异军突起——三秦都市报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资料.pdf
- 黑龙江友谊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
- 拓展二次发展空间并非朝夕之功资料.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