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及建设宜居型城市思考――以惠州市城市规划建设为例.docVIP

规划及建设宜居型城市思考――以惠州市城市规划建设为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规划及建设宜居型城市思考――以惠州市城市规划建设为例

规划及建设宜居型城市思考――以惠州市城市规划建设为例摘要:规划建设现代宜居城市作为一个新的发展理念已成为众多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共识。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城市规划设计实践,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分析探讨了国内外宜居城市的研究进展,并以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从多方面对惠州规划设计与建设宜居城市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宜居城市;规划建设; “宜居”二字从字面上理解,宜者,义也,也即公义、公道;居者,住也。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舒适、和谐、各得其所[1],即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2]。宜居城市的概念起源于国外,当前,城市宜居性是国际、国内城市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也是城市规划领域众多专家、学者、城市居民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1 国内外宜居城市研究概述 1.1 国外关于宜居城市的研究进展 宜居城市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公元前800―146年),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有不少表述,而亚里士多德“建设城市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居民们在其中幸福地生活”的思想为经典。对现代宜居城市的探索从19世纪末开始,1976年,联合国在温哥华召开了首次人类住区大会,正式提出了“人 类聚居”(Habitat)概念,并在内罗毕成立了“联合国人居中心”(UNCHS)。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第二届人类居住地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并得到了国际共识,成为21世纪新的城市观。 1.2 国内关于宜居城市的研究进展 国内对于宜居城市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居住环境评价的研究。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是最早进行人居环境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学者,他在迎接2000年URBAN’世界城市未来大会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在城市化加速发展下,特别要注意回到基本的需要上来,即归根到底要建设适宜居住的城市”[3]。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文忠研究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宜居城市研究课题组、零点公司宜居城市调查组及部分城市开展了宜居城市评价探索[4]。 2 惠州市规划建设宜居城市的优势 2.1区位优势明显、环境优良 惠州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属珠三角经济区。惠州南临南海大亚湾,毗邻深圳、香港,北连河源市,东接汕尾市,西邻东莞市和广州市,素有“粤东门户”之称。近年来,惠州相继获得了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惠州是一座风光秀丽的山水城市,集山、湖、江、海、泉、瀑、林、涧、岛为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称。惠州还拥有岭南第一名山罗浮山,“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南昆山,风景秀丽的“绿色宝库”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美色天成的“苎萝西子”惠州西湖,在市区交汇而过的东江、西枝江、南部风光秀丽的大亚湾海岸线……,这些不可多得的珍贵自然生态资源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和利用。 图1 惠州鸟瞰图 2.2 地域人文优势 自唐朝至近代的一千多年间,先后有480多位历史名人客寓或莅临惠州。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谪居惠州三年,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等千古名句。惠州又是近代革命战争的一个军事要地,孙中山、周恩来等都曾经在这里战斗过。这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近现代涌现出了邓演达、廖仲恺、叶挺等一批优秀革命家,这些革命家的故事更是给惠州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 3. 规划建设宜居城市的思考 如何根据现有条件,建立可持续发展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处理好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建立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活环境和保持城市独特的形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体现,也是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一直追求的理想。依据这一理想,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将惠州建设成为现代宜居城市主要从以下几下方面着手: 3.1建设组团式沿江滨海城市 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以“一城三组团、双核心结构”为核心,以三横三纵城镇发展轴为重点,依托城镇群体,轴线拓展、梯度推进。 以白云嶂、红花嶂自然山体为绿心的“梭形”空间结构,梭形的两个顶点为惠城中心城和惠阳-大亚湾中心城,两个腰为陈江-仲恺中心城和惠城南部新城。城市组团之间以高速公路、城市干道相连,同时又以青山、湖泊、森林、公园等连绵的自然生态屏障相隔,既保持了自然生态原貌的完整性,又避免了城市建设“挤成一堆”的弊端,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更可靠的保证。 图2 规划空间结构图图3绿线管制规划图 3.2依托山水自然风貌,建设绿色宜居家园 规划建设结构布局合理、总量达标、综合功能优化的城市绿地系统,创建具有山水园林特色和南亚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