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管理制度.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管理制度 1、目的 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相关因素的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2、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2.1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职责、职业危害识别检测和整改处理,有害因素定期监督检测。 2.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和生产车间。 3、引用法规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3.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3.4《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法规标准。 4、职责与分工 4.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 4.2协助部门为设备部、采购部、生产部及各个生产车间。 5、内容与要求 5.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 5.1.1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使用的物品(如原材料、辅料、中间品、半成品、成品等)的性质来识别有害成分。 5.1.2根据生产机器设备运行过程中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产生的有害成分进行识别。 5.1.3通过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来识别。 5.1.4查阅文献资料、类比同行业进行识别。 5.2识别后的处理 5.2.1检查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及时向职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报,如未申报应及时申报或补充申报,并保留申报回执。 5.2.2发现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及时向公司主管领导汇报,申请逐步替代现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5.2.3发现存在《高毒物品目录》里的毒物,或者经常发生职业病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时,检索有无低毒或无毒的替代品。若有,及时上报最高管理者,申请替代;若无,当及时上报最高管理者,申请通过工程控制(如改善工艺流程和加强防护设施)、行政控制(如减少接触时间)、加强个人防护等途径来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5.3检测项目的确定 5.3.1参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根据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检测项目。 5.3.2若工作场所中存在《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出的项目,或工作场所中存在其他类似高毒物品,应作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重点项目。 5.3.3检测项目经所委托的检测机构现场调查确认。 5.4检测机构的确定 应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及检测。 5.5检测周期的确定 5.5.1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要求,对《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出的项目,每半年至少检测一次。 5.5.2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5.5.3对检测结果有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情况下,必须按卫生监督部门规定的期限进行整改,直至检测合格为止。 5.6检测结果的记录、报告和公示 5.6.1安全管理机构应建立检测结果档案。 5.6.2每次检测结果应及时上报公司主管领导及所在地职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5.6.3每次检测结果应及时公示,公示地点为检测点及人员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如食堂),公示内容包括检测地点、检测日期、检测项目、检测结果、职业接触限值、评价等。 5.7检测费用列入安全措施职经费开支。 5.8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检测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整改。 5.9附则 5.9.1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和上级规定执行。 5.9.2本制度制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5.9.3本制度解释权归属安环部。 5.9.4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执行 1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